禁「大杯含糖」饮料公听会 发言热络
针对市长彭博的禁止销售大杯含糖饮料提案,市府卫生局(DOHMH)董事会24日举行公听会包括布碌崙区长马可维兹、市议员豪乐阮在内的民选官员及发言民众,皆反对市长不尊重民意及市议会的立法权,执意推动这项明显针对汽水的禁令。受影响较大的全美饮料协会(ABA)及全国餐馆协会(NRA)也派员表达不满,担忧此法令将冲击许多工作机会。提案将于9月由卫生局董事会表决,一经通过将于明年3月起实施。届时所有受卫生局管理的餐饮贩卖场所(FSE)不可销售16盎司以上的杯装、瓶装含糖饮料,否则最高可处200元罚款。
由于事先开放书面陈情,昨日只有近百人至现场发言,加上公听会并不进行讨论,场面平静。卫生局局长费尔利(Thomas Farley)在公听会前的记者会上指出,含糖饮料引起的肥胖,严重影响市民健康。这若是流行疾病,民众必定早已要求政府应对。市府过去提出的餐馆禁用反式脂肪以及对香菸徵收重税,都曾遭遇阻力,但并不影响市府改善市民健康的决心。由于便利商店及大型卖场归州政府管辖,他也希望州府能採取类似作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Walter Willett、多名为市府提案背书的专家、非营利机构代表表示,纽约市的外食人口众多,据统计每人每天摄取的卡路里有三分之一的来自外食,有很高的机会接触过量含糖饮料。根据研究,连锁速食餐厅的饮料杯容量,近50年加大了457%。某些餐厅提供的64盎司超大杯冷饮,等于喝下54匙的糖却无任何营养。因为餐厅提供大杯,许多人不自觉过度饮用,而若以小杯销售,多数人不会再买第二杯。
专家指出,含糖饮料是美国人肥胖的主因。美国每人每年平均喝掉40加仑的含糖饮料,成年人饮用量可能是双倍。纽约市有近六成的成人过重或有肥胖症,公立学校学童的肥胖比例则是二成。除了健康问题,肥胖症患者容易在职场受到歧视,并演变成社会问题。市府强调,此举并非干涉民众饮用量,而是限制容器容量。由于含糖饮料的定义是每8盎司含超过25卡路里,也希望饮料公司能因此减少含糖量。
豪乐阮等市议员表示,市府迴避市议会所代表的民意,此限令也将伤害许多小餐厅的利润。议员认为,户外活动场地及体育课不足,是学童肥胖的主因。马可维兹则指,教育是打击肥胖的关键,而非饮料。「没有人希望自己肥胖,市府也无须干涉」。全美饮料协会及全国餐馆协会代表分别指出,饮料商长期赞助各种运动及教育活动,鼓励民众饮食均衡。多数肥胖症与基因有关,研究也发现,民众在家饮用饮料的比例远高于在外饮用。
由于事先开放书面陈情,昨日只有近百人至现场发言,加上公听会并不进行讨论,场面平静。卫生局局长费尔利(Thomas Farley)在公听会前的记者会上指出,含糖饮料引起的肥胖,严重影响市民健康。这若是流行疾病,民众必定早已要求政府应对。市府过去提出的餐馆禁用反式脂肪以及对香菸徵收重税,都曾遭遇阻力,但并不影响市府改善市民健康的决心。由于便利商店及大型卖场归州政府管辖,他也希望州府能採取类似作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Walter Willett、多名为市府提案背书的专家、非营利机构代表表示,纽约市的外食人口众多,据统计每人每天摄取的卡路里有三分之一的来自外食,有很高的机会接触过量含糖饮料。根据研究,连锁速食餐厅的饮料杯容量,近50年加大了457%。某些餐厅提供的64盎司超大杯冷饮,等于喝下54匙的糖却无任何营养。因为餐厅提供大杯,许多人不自觉过度饮用,而若以小杯销售,多数人不会再买第二杯。
专家指出,含糖饮料是美国人肥胖的主因。美国每人每年平均喝掉40加仑的含糖饮料,成年人饮用量可能是双倍。纽约市有近六成的成人过重或有肥胖症,公立学校学童的肥胖比例则是二成。除了健康问题,肥胖症患者容易在职场受到歧视,并演变成社会问题。市府强调,此举并非干涉民众饮用量,而是限制容器容量。由于含糖饮料的定义是每8盎司含超过25卡路里,也希望饮料公司能因此减少含糖量。
豪乐阮等市议员表示,市府迴避市议会所代表的民意,此限令也将伤害许多小餐厅的利润。议员认为,户外活动场地及体育课不足,是学童肥胖的主因。马可维兹则指,教育是打击肥胖的关键,而非饮料。「没有人希望自己肥胖,市府也无须干涉」。全美饮料协会及全国餐馆协会代表分别指出,饮料商长期赞助各种运动及教育活动,鼓励民众饮食均衡。多数肥胖症与基因有关,研究也发现,民众在家饮用饮料的比例远高于在外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