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洋女婿禁止岳父讲英文
本报家园版日前有篇文章,提到有位华人老先生来美与嫁给老美的女儿同住,本想入境随俗,多学点英文,以便与外孙女沟通,故用英文与外孙女讲话,没想洋女婿当场请他说中文,第一次如此,老先生不以为意,第二次老先生又对外孙女说英文,洋女婿依然请他说中文。洋女婿坚持在家说中文的态度,让这位老先生开了眼界,发觉中文在洋人心中竟如此重要,真非其始料所及。

但观诸许多华人新移民家庭,初来时深怕子女英文赶不上洋人小孩,回家后完全用英文与儿女沟通,久而久之,中文不仅退化,甚至难以开口,洋腔洋调主宰了他们整个语言环境,初期看似已能与主流社会接轨,结果是与母国的脐带脱离后,就再也难回復。

而移民第二代更明显地看出或与中文脱节,或中文已成了外国语文,要弥补这失落的母国文化,除非有强而有力的诱因,或极大的毅力,大多不愿在中文上花太多功夫,结果名为「华裔」,中文却是一窍不通,颇为可惜。

事实上如多了解美国主流社会,许多企业界大老不仅僱用中国管家,让子女优先接触中文,更积极直接移居中国,就地亲炙中华文化,希望赶上中国经济列车的第一班车。以美国商界的敏锐度,加上商界高管处心积虑的「中国化」,可知未来中文势必是强势语言。

中文源起象形文字,随后加入「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原则上大部分中文字依靠强记,每个字的结构犹如一幅画,如未能记在脑海,经常使用,日久生疏,很易遗忘,故中文较诸26个英文字母要难上甚多。

如纯就中文在美国社会的实用性而言,出了华人社区就可能到处碰壁,是故移民子女对中文兴致不高,要其一笔一画书写更是百般抗拒,真要使其乐于使用,非有环境因素难奏其功。华人父母如不能摆脱迷思,让自己在家中常用母语与子女沟通,一旦子女过了初中阶段,要其上中文课,强迫学习中文,那段学习语言的黄金时刻已过,只会事倍功半。

华人在自己家庭塑造中文环境,本非难事,即使摆脱高调的民族情感、血缘背景不论,纯就现实来看,儿童时期让子女熟悉母语,轻而易举,而让子女未来在日渐茁壮的「中文化」社会,预储最实用的武器,有利无弊。

父母如只短视的固守目前的英语环境,自有华人优势不知发挥,反而让子女中文能力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得不偿失。洋女婿都有这种警觉,身为华人的父母焉能不重视自己子女的中文教育。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