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博士 拿韩战忆往写论文
史丹福大学博士毕业生常成为了博士论文「韩战战俘的遣返」,特别远赴海峡两岸寻找当年的韩战战俘,总共访问到40余位。其中让他惊喜的,就是旅居旧金山的高文俊,不但对当年从韩战战俘到台湾成为「反共义士」的过程记忆鲜明,而且还写了一本厚达448页的回忆录「韩战忆往」。
常成指出,1954年以反共义士身分抵达台湾的1万4000余名韩战战俘,由反共义士就业辅导处(即「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的前身」)于1955年出版「反共义士奋斗史」,同年香港出版了反共战俘刘朗所写的「流血到天明」,这本书显然是由台湾方面编写的反共文学作品。
「虽然这两本书详细记录了战俘营内的斗争,但是明显的宣传色彩让这两本书不能单独作为史料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自此以后台湾官方再也没有出版任何记录朝鲜战俘问题的书籍。而赴台战俘也很少有回忆录出版。」
直到2000年,现任旧金山荣光联谊会会长高文俊在移民美国多年后,回到台湾自费出版了「韩战忆往---浴血余生话人权」,常成发现这本书是反共战俘出版的第一部详尽的关于韩战的回忆录。「高先生这本书虽然有个人的政治观点,但写作时没有政治任务,因此学术参考价值高得多。」
常成说:「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所有当年的军官和战俘领导者都已经亡故,今年健在的战俘积极分子的口述与回忆录,就变成最后的资料来源。」常成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数位曾经访问过的战俘审讯纪录,对比之后,发现口述内容的可信度很高。
常成为了写博士论文,自三年前起,两度访问高文俊。去年论文已写完,通过口试,拿到博士学位,并在史丹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今年获聘香港科技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即将动身赴港。
由于韩战战俘陆续过世,常成希望为仍然健在者留下影音纪录,因此特别在赴港前,跟高文俊第三度相约,明年回来湾区时,常成将为高文俊拍摄访问,作为未来「韩战战俘」纪录希望为仍然健在者留下影音纪录片的内容。
高文俊则说,他的「韩战忆往」出版后,已被好几位研究生写论文时引用,不过,以往只获硕士论文引用,常成是第一位引用「韩战忆往」内容的博士级人士,高文俊感到很高兴。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常成指出,1954年以反共义士身分抵达台湾的1万4000余名韩战战俘,由反共义士就业辅导处(即「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的前身」)于1955年出版「反共义士奋斗史」,同年香港出版了反共战俘刘朗所写的「流血到天明」,这本书显然是由台湾方面编写的反共文学作品。
「虽然这两本书详细记录了战俘营内的斗争,但是明显的宣传色彩让这两本书不能单独作为史料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自此以后台湾官方再也没有出版任何记录朝鲜战俘问题的书籍。而赴台战俘也很少有回忆录出版。」
直到2000年,现任旧金山荣光联谊会会长高文俊在移民美国多年后,回到台湾自费出版了「韩战忆往---浴血余生话人权」,常成发现这本书是反共战俘出版的第一部详尽的关于韩战的回忆录。「高先生这本书虽然有个人的政治观点,但写作时没有政治任务,因此学术参考价值高得多。」
常成说:「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所有当年的军官和战俘领导者都已经亡故,今年健在的战俘积极分子的口述与回忆录,就变成最后的资料来源。」常成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数位曾经访问过的战俘审讯纪录,对比之后,发现口述内容的可信度很高。
常成为了写博士论文,自三年前起,两度访问高文俊。去年论文已写完,通过口试,拿到博士学位,并在史丹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今年获聘香港科技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即将动身赴港。
由于韩战战俘陆续过世,常成希望为仍然健在者留下影音纪录,因此特别在赴港前,跟高文俊第三度相约,明年回来湾区时,常成将为高文俊拍摄访问,作为未来「韩战战俘」纪录希望为仍然健在者留下影音纪录片的内容。
高文俊则说,他的「韩战忆往」出版后,已被好几位研究生写论文时引用,不过,以往只获硕士论文引用,常成是第一位引用「韩战忆往」内容的博士级人士,高文俊感到很高兴。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