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北京烟雾与三中改革
天气好的时候,北京人上下班步伐迅速,充满信心和活力,加上城中奇异创新的建筑物和现代化的公寓,处处显示着这个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

天气不好时,事情就变得很困难;烟雾的日子越来越多,烟雾会遮挡一切,建筑物会消失,人隔着面罩每吸一口气,都会想到,这様的空气会致癌。11月9日三中开会那天,英国BBC报导,过去十年,北京的肺癌病例增加了50%。

这次三中是习近平的第一个三中,也是他可以借三中推改革的历史时机;他希望改革可以维持经济成长,让中国可以继续在国际中崛起。但是,改革可以成功吗?

北京的烟雾,正好象徵改革的困难。世卫订出的空气安全标准是:空气中每立方米的悬浮粒子须在50微克以下。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忠告是:300微克以上,人人不应再作户外活动。三中召开前夕,北京的悬浮粒子数量是426微克,今年初更录得最高的755微克。中国正在为30年工业化付出沉重代价,现在要洗脱烟雾之都的烙印,等于要减慢工业化,北京愿意作这样的牺牲?

习近平非改革不可的领域还有很多,譬如官员的贪污。领导人已反覆指出,不反贪会亡党;但是反贪也照样会亡党,因为举国上下都是贪官,难道要清除所有党官?「经济学人」揭露,中国最高权力的50名官员和他们的家族积聚了950亿美元的财富。要贪官放弃以权谋私,为国为民,绝对是个笑话。

国企改革是另一困难。国企控制了经济命脉,而控制了国企的官员却反对改革,他们反对的王牌是:改革会导致失控,习近平如敢改革,将会成为中国的戈巴契夫。习近平当然不想做导致苏联解体的戈巴契夫,这么一来要改革国企,走向市场和竞争,就极之困难。

信贷制度也非改不可。中国的贷款利率不由市场决定,银行也没有保险储备;人民银行今年6月以来一直大举注资给挣扎的银行体系,单是第三季已注资700亿美元。研究发现,如果利率由市场决定,整个金融体系早己崩溃。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过去30年的成长,大部分得力于1979年以后的改革,包括了解散大量国企、释放大量农村人力、以及大量沿海工厂。但是,现在国企改无可改,工人薪金上升,工厂出口产量减退,中国要经济持续成长,改革可以办得到吗?

中国正面对重重危机,却又不能不改革,习近平的三中算盘,早已决定放弃「高速」成长,只求保住「中高速」成长,寄望有限的改革,能够维持成长,让崛起之势再持续十年。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