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史丹福华裔作家:文化战争,从未止息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与嘻哈(Hip-hop)运动帮助欧巴马当选总统,文化运动其实领导政治运动的方向。」

史丹福大学「艺术多样化研究所」行政主任郑铧20日在旧金山市大发表新书「我们是谁:美国的色彩化」(Who We Be:The Colorization of America)时指出,多元文化主义源自旧金山湾区,一开始只是一小群有大抱负的作家。嘻哈则源自纽约黑人区的一群孩子,也同样有他们的大梦。日后两者都改变了美国社会。

郑铧在夏威夷长大,是第六代华裔移民。他说旧金山在1970年时,仍有71%的居民是白人。旧金山市大在最初成立的40年间,也是白人为主的学校。

但1985年郑铧上柏克莱加大时,班上已有一半以上同学不是白人。他相信到2042年时,全美将有一半以上的地区白人少于50%。「因此地产大亨川普上周才说,以后应只准欧洲人移民到美国。」

郑铧认为,人口分布的变迁,已悄悄带来许多「文化战争」,只是大家并未正视,也很少提及。

「文化战争主要发生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因族裔与世代间的差异造成,多元文化主义趁势而兴。我们关心的是,族裔与世代间的对立,会终结美国文化,还是会带来全美的大转变?」

郑铧指出,欧巴马当选总统后,有些人以为美国的文化战争已经结束,进入「后族裔」时代。但他上任一年后,文化战争捲土重来,因此欧巴马被戴上不同的帽子:有人攻击他是穆斯林、社会主义者,甚至是非法的外籍人士。

文化战争的根源,在郑铧眼中,来自于「人口恐惧症」,担心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别是从前被归类为「其他」的族裔,开始成为多数人口。「保守主义者希望大家接受永不改变的文化,并主张美国只有一种文化。」

但到1990年代末期,多样、包容、具代表性,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艺术家、活动组织者所做的事,不仅在本地造成影响,也为其他地区带来涟漪效应。

「当保守主义者无法阻挡移民来美时,他们的做法就是攻击其文化,并在尚未成气候前即阻止,这就造成文化战争。」

郑铧指出,2004年全美数千名嘻哈运动者召开全国嘻哈政治大会,会后分头回到各自的社区,在选举前动员选民。2006年与2008年的选举,都有很多年轻选民,特别是来自有色种族的年轻人出来投票。

郑铧强调,年轻人的唿吁的确有用,例如2010年加州学生力争取不再接受教育经费的删减,如今共和党与民主党都在沙加缅度致力停止删减教育经费。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