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老大哥」在看着你
欧习会甫结束,就爆出美国国安局承包商员工斯诺登洩密风波。欧习会主题之一,即是网路资讯安全,但据斯诺登证实,美国政府网上监控及间谍行为私毫不逊中国。无怪媒体提醒彭丽媛该换手机了,因为当庄园盛筵杯盏交错之际,美国安人员早把彭苹果手机上的照片、视频及通话纪录看光光。

斯诺登已在香江销声匿迹,但洩密丑闻正风生水起。不过,从国会、白宫到民意舆情,争论焦点似乎都集中在斯诺登究竟是英雄,还是背叛者;而斯诺登所揭露的事实本身,即政府是否为所当为,抑或已侵犯了民众隐私,反倒成了次要问题。好像斯诺登翻开了一张众人早心知肚明的底牌,若非如此那才奇怪,现在的问题仅是,这张牌到底该不该翻开?

匹优前日公布的民调也证实,民众对所谓国安丑闻并未表现出媒体预期的愤怒。对于国安局收集电话纪录,56%受调者表示可以接受,45%的人甚至认为,若监视民众网上活动能阻止恐怖袭击,政府可以「更进一步」去做。

或许有人出于无可奈何的心态:「老大哥」在看着你,你又能怎样?但更多人则是出于对恐袭的担忧。波士顿马拉松大爆炸余悸未消,民众对生命安全的忧虑甚于对隐私的考量。此次民调中,62%的人认为政府调查恐怖主义威胁更重要,即使这样做须以侵犯个人隐私为代价。善良的民众相信,不同于专制国家的监视,民主政府如此做是为国家安全,而非政权稳定,是防范恐怖分子而非将人民视作潜在对手。

但是,民众的信任绝非政府失职甚至滥权的理由。反恐固是当务之急,但隐私关系到个人权利和自由,事涉民主制度的根基。相较之下,斯诺登定性事小,公众权利遭侵犯事大。如何在隐私与安全间求平衡?国会监督是否到位?政府监控民众,民众怎样监控政府?这些才是此次洩密风波最该检讨的。

洩密案本身即是政府失职。一个私人承包商可轻易接触政府机密,管理疏失难以否认。资讯外洩恐遭不肖之徒盗用,亦可能被政府滥用,危及民众财产生命安全。尤值得警觉的是,政府监视外国人通讯,与母国联繫频密的少数族裔恐成被监控最多的一群,也更易成官员滥权和选择性执法的目标。科技行业华裔动辄涉嫌间谍而被拘审,即表明他们早成国安特别关照对象。

正如前副总统候选人保罗莱恩所说,政府没必要知道公众的一举一动,但公众则需知道政府在干什么。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