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教孩子背唐诗 激发美感
华美人文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会20日在纽约大学举办,中国文学大家余秋雨应邀做「中国文脉」主题演讲,从中国文学起源的神话,到近代作者贾平凹等,分析了每个朝代不同的文学形式以及代表文学家的特色。在不同形态的文学中,余秋雨建议家长教孩子背唐诗,因为唐诗的美感能从小激发孩子对美的感受。余秋雨对唐诗极其推崇。他表示,与其让孩子背颂大篇大篇的论语之类的长篇,不如让孩子背颂唐诗。因为唐诗的美感能让孩子从小受到美的薰陶。当然也不是背诵得越多越好,背十几篇就可以了,而且不用等到孩子能懂诗了才开始背。余秋雨说,他小时候开始背唐诗的时候根本就不懂诗的意思。余秋雨在讲座中表示,中国文学的起点是神话,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到精卫填海,都是大家直接面对自然界发出的具有美学意义的声音。在随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余秋雨认为庄子、孟子、老子依次是最优秀的文学家。余秋雨表示,中国诗的起源是诗经,但诗经是集体创作,并没有一个诗人。诗人的出现是从楚国时期的屈原开始,但他认为屈原的「爱国诗人」头衔并不准确,而且屈原的诗很难懂,尽管大家都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纪念屈原,但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背出屈原的诗。司马迁是一位「以人为本」的文学家,他用人物故事带出历史故事,语言质朴。余秋雨认为,三国时期,文学方面最出色的是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也是出色的文学家。之后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都是中国文脉中的代表人物。而元朝的元剧则结束了中国没有戏剧的历史。随后的明清时期时间虽然长,但在文学方面没有太大的成就。余秋雨表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不应该总是只有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现代文学作品的诞生。因为在中国,天才可能会因为不擅处理人际关系被埋没,他希望如果有好的作品出现,在中国国内还没有肯定的时候,美国这边能够更早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