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市长 6选将首度辩论
有意角逐2013年纽约市长的六位参选人12日首次进行公开辩论,主题为「如何帮助少数族裔妇女企业(MWBE)获得政府合同」。除了刘醇逸、白思豪(Bill de Blasio)、斯静格(Scott Stringer)、汤信(William Thompson)和艾龙(Tom Allon)外,原本不在名单上的柯魁英(Christian Quinn)也突然出现。辩论中,除刘醇逸外的其他人都赞同设立「首席多元官」(Chief Diversity Officer)的想法;另外除了柯魁英外,所有人都对彭博政府的MWBE政策评分不合格。
辩论过程并没有出现对峙环节,气氛较为友好。这场活动由纽约州政治刊物「City and State」组织,在纽约大学举行,场内座无虚席。「纽约时报」市政厅主笔记者陈大为(David Chen)担任主持人。辩论持续约一小时,先是个人发言,然后是主持人提问,最后是观众提问。会后,六人还拍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大家把手叠在一起,好像齐心为同一目标努力。
辩论中,政治新人艾龙表现最为轻松,脑袋不时左右转动看主持人或其他对手;白思豪不仅准备了讲稿,还不时做笔记;刘醇逸神情最严肃;常被认为与彭博一党的柯魁英是唯一女性参选人,反应灵活,对彭博该夸就夸,该骂也骂;斯静格话说得最多,面部表情也最丰富;汤信罗列多年来就职政府的成就,并对多位前辈大拍马屁。
谈及如何帮助MWBE时,六人不忘互相「攻击」。刘醇逸指责市府迟迟不公开MWBE目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调查报告,同时不忘提及自己参与设立的129号地方法,该法保证每个族裔的MWBE都要获得一定比率的政府合同,以及他当选主计长后推出的「MWBE匯报卡」。柯魁英立刻反击「光有129号法是不够的」,提出要设立「首席多元官」的角色。斯静格再踩上一脚,提出「129法只是一小步(baby step)」,应该在每个局都设立「首席多元官」,「如果汤信愿意,这个职位给他好了!」汤信则通过前几任州长在推动MWBE上的功绩,要求纽约市从市长开始重视MWBE议题。艾龙提出,现任市长帮助MWBE不力与在座的民选官员不无关系,他要求在大学中设立有关创业和金融的课程,鼓励年轻人创业。白思豪认为彭博政府对改善MWBE和增加就业机会「并不认真」。
刘醇逸是唯一不认可任命「首席多元官」的人,他表示,任命这样一个职位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有资格的MWBE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现在每个局都设有公平机会官(equal opportunity officer),但真正做到每个人都有公平机会了吗?没有」,他还提出,只增加MWBE获得合同比率的目标(goal)并不难,难的是有机构来监督这个目标有无实现,他的「MWBE匯报卡」就起了监督的作用。
在给现任市长帮助MWBE行动评分时,艾龙、白思豪、刘醇逸、汤信都评为不及格,柯魁英评C或C-,斯静格评「不完全」(incomplete)。
六位辩论者不一定都会参选市长之职,目前在竞选财务委员会(CFB)上登记的市长参选人只有艾龙和汤信,两人到1月时的筹款额分别只有12万和96万元。其他四人都是选意未明,但截止到1月的筹款额都相当高,柯魁英以508万元问鼎,其次是斯静格的226万元,白思豪的206万元和刘醇逸的202万元。
辩论过程并没有出现对峙环节,气氛较为友好。这场活动由纽约州政治刊物「City and State」组织,在纽约大学举行,场内座无虚席。「纽约时报」市政厅主笔记者陈大为(David Chen)担任主持人。辩论持续约一小时,先是个人发言,然后是主持人提问,最后是观众提问。会后,六人还拍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大家把手叠在一起,好像齐心为同一目标努力。
辩论中,政治新人艾龙表现最为轻松,脑袋不时左右转动看主持人或其他对手;白思豪不仅准备了讲稿,还不时做笔记;刘醇逸神情最严肃;常被认为与彭博一党的柯魁英是唯一女性参选人,反应灵活,对彭博该夸就夸,该骂也骂;斯静格话说得最多,面部表情也最丰富;汤信罗列多年来就职政府的成就,并对多位前辈大拍马屁。
谈及如何帮助MWBE时,六人不忘互相「攻击」。刘醇逸指责市府迟迟不公开MWBE目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调查报告,同时不忘提及自己参与设立的129号地方法,该法保证每个族裔的MWBE都要获得一定比率的政府合同,以及他当选主计长后推出的「MWBE匯报卡」。柯魁英立刻反击「光有129号法是不够的」,提出要设立「首席多元官」的角色。斯静格再踩上一脚,提出「129法只是一小步(baby step)」,应该在每个局都设立「首席多元官」,「如果汤信愿意,这个职位给他好了!」汤信则通过前几任州长在推动MWBE上的功绩,要求纽约市从市长开始重视MWBE议题。艾龙提出,现任市长帮助MWBE不力与在座的民选官员不无关系,他要求在大学中设立有关创业和金融的课程,鼓励年轻人创业。白思豪认为彭博政府对改善MWBE和增加就业机会「并不认真」。
刘醇逸是唯一不认可任命「首席多元官」的人,他表示,任命这样一个职位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有资格的MWBE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现在每个局都设有公平机会官(equal opportunity officer),但真正做到每个人都有公平机会了吗?没有」,他还提出,只增加MWBE获得合同比率的目标(goal)并不难,难的是有机构来监督这个目标有无实现,他的「MWBE匯报卡」就起了监督的作用。
在给现任市长帮助MWBE行动评分时,艾龙、白思豪、刘醇逸、汤信都评为不及格,柯魁英评C或C-,斯静格评「不完全」(incomplete)。
六位辩论者不一定都会参选市长之职,目前在竞选财务委员会(CFB)上登记的市长参选人只有艾龙和汤信,两人到1月时的筹款额分别只有12万和96万元。其他四人都是选意未明,但截止到1月的筹款额都相当高,柯魁英以508万元问鼎,其次是斯静格的226万元,白思豪的206万元和刘醇逸的2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