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闯民宅 可能被逮捕控罪
在街头捡拾回收空瓶的华人耆老拾荒者,常被居民抱怨私闯车道、后院或是乱翻垃圾桶,导致屋主吃上罚单。这一现象在纽约各个华人社区均有出现,但布碌崙班森贺、戴克高地与羊头湾的居民,近期集中反映这一状况,州众议员寇登办公室提醒耆老,只能在屋主将回收垃圾放在街边时才能捡拾,擅闯民宅可能遭拘捕或起诉。
班森贺西7街一位外裔屋主,日前抱怨莫名收到两张清洁局的罚单,发现原来是社区内捡拾空瓶的华人耆老,将他的垃圾翻得到处都是。月前羊头湾社区也有犹太裔居民向社区委员会及警局投诉,指华裔耆老擅闯私人车道、后院捡拾垃圾桶里的空瓶,让居民大唿隐私受到侵犯,且翻检后的垃圾袋口不繫紧,致屋主被清洁局开罚单。
寇登办公室幕僚长黄涵华表示,曾多次听到居民抱怨有捡拾空瓶的耆老走入民宅车道或围墙内捡拾空瓶,把家中已分类好的垃圾翻得乱七八糟。此外,过去也有一辆私人回收空瓶公司将回收货车停在Bay Parkway交76街的Seth Low公园附近,提供每个空瓶六分钱的回收金额,比一般回收的五分钱多,因此拾荒耆老会在特定时间前往该处将空瓶卖给该公司。该公司因被居民投诉制造脏乱与交通问题,改停到Kings Highway的一处空地外,寇登办公室再度接到居民抱怨该货车在收购耆老空瓶时并排停车,造成交通壅塞。
对于拾荒者回收空瓶衍生的问题,黄涵华表示,这些耆老也是靠着劳力辛苦挣钱,不论颳风下雨、风吹日晒,每分钱得来不易,但也提醒这些耆老,仅可在屋主放在街边的回收垃圾桶里捡拾,不可闯入民宅、私人车道或后院等,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若因为语言障碍、屋主误会等,导致屋主将耆老误认为窃贼并报警,都会让拾荒耆老面临控罪。
黄涵华提醒华人拾荒者务必「自觉」,捡拾过程避免造成屋主困扰。黄涵华也希望居民体恤耆老的辛苦,将家中能回收的空瓶收在一个袋子里,放置在屋外,「一来可以避免拾荒者翻垃圾桶,二来也让拾荒者轻松一些」。
班森贺西7街一位外裔屋主,日前抱怨莫名收到两张清洁局的罚单,发现原来是社区内捡拾空瓶的华人耆老,将他的垃圾翻得到处都是。月前羊头湾社区也有犹太裔居民向社区委员会及警局投诉,指华裔耆老擅闯私人车道、后院捡拾垃圾桶里的空瓶,让居民大唿隐私受到侵犯,且翻检后的垃圾袋口不繫紧,致屋主被清洁局开罚单。
寇登办公室幕僚长黄涵华表示,曾多次听到居民抱怨有捡拾空瓶的耆老走入民宅车道或围墙内捡拾空瓶,把家中已分类好的垃圾翻得乱七八糟。此外,过去也有一辆私人回收空瓶公司将回收货车停在Bay Parkway交76街的Seth Low公园附近,提供每个空瓶六分钱的回收金额,比一般回收的五分钱多,因此拾荒耆老会在特定时间前往该处将空瓶卖给该公司。该公司因被居民投诉制造脏乱与交通问题,改停到Kings Highway的一处空地外,寇登办公室再度接到居民抱怨该货车在收购耆老空瓶时并排停车,造成交通壅塞。
对于拾荒者回收空瓶衍生的问题,黄涵华表示,这些耆老也是靠着劳力辛苦挣钱,不论颳风下雨、风吹日晒,每分钱得来不易,但也提醒这些耆老,仅可在屋主放在街边的回收垃圾桶里捡拾,不可闯入民宅、私人车道或后院等,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若因为语言障碍、屋主误会等,导致屋主将耆老误认为窃贼并报警,都会让拾荒耆老面临控罪。
黄涵华提醒华人拾荒者务必「自觉」,捡拾过程避免造成屋主困扰。黄涵华也希望居民体恤耆老的辛苦,将家中能回收的空瓶收在一个袋子里,放置在屋外,「一来可以避免拾荒者翻垃圾桶,二来也让拾荒者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