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福利滥用 欠缺监管制度
本报20日报导「低收入健保,送上门要小心」引发读者热议。医师诊所、医药公司明示或暗示引导病人申请政府福利;明知不符合资格的申请人也铤而走险钻漏洞;持政府保险的老人常收到医药公司的「好心劝告」,帮忙申请各项免费服务等各种涉嫌滥用医疗福利的事,在南加州并不少见。
留学生Vicky坦言,她也曾使用过医师诊所主动代办的「家庭计画」(Family PACT)保险卡,与本报20日提到的卡片一模一样。她说,数月前发现自己怀孕,但因时机不成熟决定放弃胎儿。作为国际学生,学校强制要求他们购买健康保险,但保险给付额不多。完成一项人流手术,自负额高达千元。
她在网上以「流产」(Abortion)为关键字搜索,欲寻找收费低廉的诊所。但让她吃惊的是,无论老中老美、公立私立诊所都爱用「免费流产」(Free Abortion)吸引客人,以这个词组为关键词形成的付费搜索广告在google网站层出不穷。
当她电询,许多诊所竟把「免费流产」当成特色服务。接线员热情表示,可替病人申请政府保险,承诺「政府会全额买单,病人无需花一分钱」,且诊所代办所有文件,无额外收费。
她说,申请过程非常简单,只需驾照,无需社安号,不查收入。她不确定是否符合申请资格,只是不解为何诊所和政府审查制度如此松散,甚至可谓「几乎没有审查」。这一项原本为低收入提供的福利,因执行上有意或无意的疏失,竟演变成医师诊所之间相互竞争、吸引客人的生财工具。
正因此卡资格审查上的漏洞,许多收入不低的人都申请过。有一份老美大公司全职工作的苏小姐年薪近4万元,但公司提供的HMO保险要员工每月自付100元,她拒绝参加。她承认隐瞒真实收入,也申请到这张「家庭计画」卡。她说,「无需提供任何证明,无需社安号,嘉惠尔路上的大多数诊所都能代替申请,何乐而不为」。
来美不久的新移民Vivian坦言,曾遇过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引导她申请白卡,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福利。她说,曾在圣盖博谷一家公立医院就医,并咨询申请白卡一事。医院有办公室为病人申请医疗福利,还有讲中文的工作人员。当她被问及年收入时,她困惑的询问,除全职工作外,业余时间在餐厅打工的现金收入是否需要计算在内。
工作人员迟疑一下,没有明确回答是或否,但告诉她白卡申请者年收入不能超过多少,还暗示,「收入一栏只针对需报税的部分」。她曾为实际收入过高,不符合申请资格担心,但听闻这句暗示,明白其中玄机,放心大胆的只填写一份全职收入,并于一周后成功收到白卡。
家住罗兰冈的老年读者李先生拥有红蓝白卡。他表示,他家常接待莫名其妙的人登门上访,热情的表示要为他免费申请电动床、电动轮椅等五花八门的医疗器械,每一项都高逾千元。
他表示,自己身体健康,还能手举锄头种花种菜,根本不需轮椅、电动床。但他们劝他,「不用出一分钱,都是政府买单,不要白不要」。李先生明确表示不愿滥用福利后,竟然还被嘲笑「你真傻」。
他推测,这些人可能从他曾看过病的诊所获取他的个人资料和病史,到处游说病人申请免费医疗福利,只要病人点头,他们就能从政府处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他表示,政府给予民众许多福利,但也应该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否则只会被既得利益者滥用。
留学生Vicky坦言,她也曾使用过医师诊所主动代办的「家庭计画」(Family PACT)保险卡,与本报20日提到的卡片一模一样。她说,数月前发现自己怀孕,但因时机不成熟决定放弃胎儿。作为国际学生,学校强制要求他们购买健康保险,但保险给付额不多。完成一项人流手术,自负额高达千元。
她在网上以「流产」(Abortion)为关键字搜索,欲寻找收费低廉的诊所。但让她吃惊的是,无论老中老美、公立私立诊所都爱用「免费流产」(Free Abortion)吸引客人,以这个词组为关键词形成的付费搜索广告在google网站层出不穷。
当她电询,许多诊所竟把「免费流产」当成特色服务。接线员热情表示,可替病人申请政府保险,承诺「政府会全额买单,病人无需花一分钱」,且诊所代办所有文件,无额外收费。
她说,申请过程非常简单,只需驾照,无需社安号,不查收入。她不确定是否符合申请资格,只是不解为何诊所和政府审查制度如此松散,甚至可谓「几乎没有审查」。这一项原本为低收入提供的福利,因执行上有意或无意的疏失,竟演变成医师诊所之间相互竞争、吸引客人的生财工具。
正因此卡资格审查上的漏洞,许多收入不低的人都申请过。有一份老美大公司全职工作的苏小姐年薪近4万元,但公司提供的HMO保险要员工每月自付100元,她拒绝参加。她承认隐瞒真实收入,也申请到这张「家庭计画」卡。她说,「无需提供任何证明,无需社安号,嘉惠尔路上的大多数诊所都能代替申请,何乐而不为」。
来美不久的新移民Vivian坦言,曾遇过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引导她申请白卡,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福利。她说,曾在圣盖博谷一家公立医院就医,并咨询申请白卡一事。医院有办公室为病人申请医疗福利,还有讲中文的工作人员。当她被问及年收入时,她困惑的询问,除全职工作外,业余时间在餐厅打工的现金收入是否需要计算在内。
工作人员迟疑一下,没有明确回答是或否,但告诉她白卡申请者年收入不能超过多少,还暗示,「收入一栏只针对需报税的部分」。她曾为实际收入过高,不符合申请资格担心,但听闻这句暗示,明白其中玄机,放心大胆的只填写一份全职收入,并于一周后成功收到白卡。
家住罗兰冈的老年读者李先生拥有红蓝白卡。他表示,他家常接待莫名其妙的人登门上访,热情的表示要为他免费申请电动床、电动轮椅等五花八门的医疗器械,每一项都高逾千元。
他表示,自己身体健康,还能手举锄头种花种菜,根本不需轮椅、电动床。但他们劝他,「不用出一分钱,都是政府买单,不要白不要」。李先生明确表示不愿滥用福利后,竟然还被嘲笑「你真傻」。
他推测,这些人可能从他曾看过病的诊所获取他的个人资料和病史,到处游说病人申请免费医疗福利,只要病人点头,他们就能从政府处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他表示,政府给予民众许多福利,但也应该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否则只会被既得利益者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