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人语》什么都以食为天
近日迷上美国美食频道Food Network的带状节目「Restaurant Impossible」。操着英国口音、身穿小三码马球衫,壮硕的明星厨师Robert Irvine开着凌志休旅车跑遍全美国,每一集节目在两天之内,只花1万美元帮助倒闭边缘的餐馆起死回生。虽然透过电视机闻不到也尝不到美食,从困境中扭转干坤的故事人人爱看,用食物把人性的挣扎具像化,更是做电视节目的绝佳材料。也难怪从亚洲到美洲,这类节目一做再做,历久不衰。
其实抢救餐馆生意的电视节目并不稀奇。在Irvine之前,非常有名的火爆厨师Gordon Ramsay也主持过类似节目。不过,同类型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1998年到2002年在日本TXN频道热播的「抢救贫穷大作战」。每集节目请一位「达人」,让同样餐点类型的「烂店」老闆进达人的厨房集训三天,用所学挽救生意。这个堪称经典的节目也红到台湾,不但收视率极高,还有名字都一模一样的翻版节目,「达人」一词也变成台湾人到今天都还很爱用的流行语。
这类节目大多有一个公式:烂店的老闆一定很懒、厨房很脏,但同时对于自己让人难以下嚥的手艺还会有莫名其妙的坚持和自尊心。「达人」通常都很兇,但都是刀子口、豆腐心,不但很无私地把自己的手艺倾囊相授,更由衷地关心对方的困境。最妙的是餐馆成败的关键往往不是什么独家秘方,而是「菜由心生」,经营者的态度改变都反映在餐馆和餐点的面貌上。做出好菜给人吃,又能挽救自己人生的真实故事,戏剧成分绝不输给任何虚构的电视剧。
人类的「慾望」经常被拿来和「邪恶」画上等号,惟独「吃」算得上是「可爱的慾望」,就算贪吃无度威胁自己的健康,最多也不过是「可悲」,不是「可恶」。勉强算得上「可恶」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东西很难吃,却仍然厚颜无耻开门做生意的餐馆。一个成功、赚钱的餐馆,一定也是提供美味食物的地方,卖食物赚大钱的生意人,大概也是最可爱的生意人。在短短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里面目睹「可恶变成可爱」,同时还能望梅止渴看看美食,就是这种节目突破文化界线,大受欢迎的原因。
其实抢救餐馆生意的电视节目并不稀奇。在Irvine之前,非常有名的火爆厨师Gordon Ramsay也主持过类似节目。不过,同类型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1998年到2002年在日本TXN频道热播的「抢救贫穷大作战」。每集节目请一位「达人」,让同样餐点类型的「烂店」老闆进达人的厨房集训三天,用所学挽救生意。这个堪称经典的节目也红到台湾,不但收视率极高,还有名字都一模一样的翻版节目,「达人」一词也变成台湾人到今天都还很爱用的流行语。
这类节目大多有一个公式:烂店的老闆一定很懒、厨房很脏,但同时对于自己让人难以下嚥的手艺还会有莫名其妙的坚持和自尊心。「达人」通常都很兇,但都是刀子口、豆腐心,不但很无私地把自己的手艺倾囊相授,更由衷地关心对方的困境。最妙的是餐馆成败的关键往往不是什么独家秘方,而是「菜由心生」,经营者的态度改变都反映在餐馆和餐点的面貌上。做出好菜给人吃,又能挽救自己人生的真实故事,戏剧成分绝不输给任何虚构的电视剧。
人类的「慾望」经常被拿来和「邪恶」画上等号,惟独「吃」算得上是「可爱的慾望」,就算贪吃无度威胁自己的健康,最多也不过是「可悲」,不是「可恶」。勉强算得上「可恶」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东西很难吃,却仍然厚颜无耻开门做生意的餐馆。一个成功、赚钱的餐馆,一定也是提供美味食物的地方,卖食物赚大钱的生意人,大概也是最可爱的生意人。在短短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里面目睹「可恶变成可爱」,同时还能望梅止渴看看美食,就是这种节目突破文化界线,大受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