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地球物理会 表扬三华裔
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5日晚间于旧金山马士孔尼中心,颁奖表扬在地球和太空科学研究与传播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也是中国「地球空间双星计画」科学队主要科学家之一的濮祖荫,获颁2012年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国际奖。
「双星计画」的目标之一,是观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造成近地太空环境的变化。这时地球磁场的边界会发生「磁重联」,让太阳风的巨大能量送入近地太空,造成太空灾害。
濮祖荫和肖池阶教授、王晓刚教授等人,利用微分拓扑学的方法,分析欧洲太空局Cluster星座的探测数据,首次发现了磁重联过程中,磁零点存在的证据。这项成果被学术界评为「对了解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中的活动过程极为重要。」
磁重联是磁力线断裂并重新联接的过程,伴随巨大磁场能量的释放。磁重联经常发生在神奇的磁零点上,由于磁重联存在于太阳耀斑、地球磁暴、磁副暴和磁约束核聚变等重要物理过程中,是能量转换和加速带电粒子的基本机制之一,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决磁重联理论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5日晚间也表扬数十位2012年研究员(Fellows),其中包括两位华裔。一位是加州劳伦斯利物摩国家实验室大气地球和能源部资深科学家兼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段青云。另一位是德州农工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大气化学与环境中心主任张人一。
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是美国地球物理、太空物理、行星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大气海洋等领域最高的学会组织。获选为研究员,代表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的专业研究备受肯定,是极高的荣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也是中国「地球空间双星计画」科学队主要科学家之一的濮祖荫,获颁2012年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国际奖。
「双星计画」的目标之一,是观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造成近地太空环境的变化。这时地球磁场的边界会发生「磁重联」,让太阳风的巨大能量送入近地太空,造成太空灾害。
濮祖荫和肖池阶教授、王晓刚教授等人,利用微分拓扑学的方法,分析欧洲太空局Cluster星座的探测数据,首次发现了磁重联过程中,磁零点存在的证据。这项成果被学术界评为「对了解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中的活动过程极为重要。」
磁重联是磁力线断裂并重新联接的过程,伴随巨大磁场能量的释放。磁重联经常发生在神奇的磁零点上,由于磁重联存在于太阳耀斑、地球磁暴、磁副暴和磁约束核聚变等重要物理过程中,是能量转换和加速带电粒子的基本机制之一,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决磁重联理论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5日晚间也表扬数十位2012年研究员(Fellows),其中包括两位华裔。一位是加州劳伦斯利物摩国家实验室大气地球和能源部资深科学家兼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段青云。另一位是德州农工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大气化学与环境中心主任张人一。
全美地球物理联合会是美国地球物理、太空物理、行星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大气海洋等领域最高的学会组织。获选为研究员,代表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的专业研究备受肯定,是极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