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发展前景 哈佛校友献策
哈佛大学亚裔校友会(Harvard Asian American Alumni Alliance)28日应华埠商改区(Chinatown Distri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和华埠共同发展机构(CPLDC)之邀,为曼哈坦华埠的未来发展献策,与会者表示,华埠的地理位置特殊、周边移民结构复杂,发展问题欲速则不达,社区团结至关重要。
目前在下东城担任建筑师的哈佛校友林利淼指出,华埠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不是短短几年可以解决,即便是地方组织有心有远景,也需要政治体制配合运作执行,希望华埠居民团结一心,加强地方力量,让有关当局能够听到居民真正的诉求。
资深建筑师赵天培则表示,华埠虽然地理范围不大,但由于是移民社区,加上位在下城中枢位置,因此要谈及未来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很多周边的复杂因素,不能单方面寄望未来发展蓝图走向与目前规画一致,须弹性修改,多聆听当地居民的声音,打造大家共同的华埠。
出席昨日研讨会的人士,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几位亚裔哈佛毕业校友,以及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纽约市都市计画局主任涂平子、第一社区委员会列文(Michael Levine)、纽约州退伍军人总会副主席朱灼辉等对华埠未来发展有极大远景的人士,与都市计画局、社区委员会代表一同探讨华埠未来发展。
陈作舟先针对华埠发展现况以及未来远景做出简报,他表示,华埠有百年历史,发展多年以来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也有许多发展的契机,华埠在成立商改区后,有了一个中心统筹机构,相信对未来华埠的发展更为有力。陈作舟指出,华埠最大的当务之急是要促进经济发展,过往华埠以制造业、衣厂以及低消费产业为主的产业模式急须转型,转型的方向可以朝出口导向的产业为主,可以是制造业或是消费型产业,重要的是要能够吸引到华埠以外的消费群体。
陈作舟的想法得到在场人士的热烈回应和讨论,不过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牵涉层面不仅极广且大,很具复杂性,在场每人讨论的切入点皆不尽相同,但都富有建设性。
目前在下东城担任建筑师的哈佛校友林利淼指出,华埠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不是短短几年可以解决,即便是地方组织有心有远景,也需要政治体制配合运作执行,希望华埠居民团结一心,加强地方力量,让有关当局能够听到居民真正的诉求。
资深建筑师赵天培则表示,华埠虽然地理范围不大,但由于是移民社区,加上位在下城中枢位置,因此要谈及未来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很多周边的复杂因素,不能单方面寄望未来发展蓝图走向与目前规画一致,须弹性修改,多聆听当地居民的声音,打造大家共同的华埠。
出席昨日研讨会的人士,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几位亚裔哈佛毕业校友,以及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纽约市都市计画局主任涂平子、第一社区委员会列文(Michael Levine)、纽约州退伍军人总会副主席朱灼辉等对华埠未来发展有极大远景的人士,与都市计画局、社区委员会代表一同探讨华埠未来发展。
陈作舟先针对华埠发展现况以及未来远景做出简报,他表示,华埠有百年历史,发展多年以来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也有许多发展的契机,华埠在成立商改区后,有了一个中心统筹机构,相信对未来华埠的发展更为有力。陈作舟指出,华埠最大的当务之急是要促进经济发展,过往华埠以制造业、衣厂以及低消费产业为主的产业模式急须转型,转型的方向可以朝出口导向的产业为主,可以是制造业或是消费型产业,重要的是要能够吸引到华埠以外的消费群体。
陈作舟的想法得到在场人士的热烈回应和讨论,不过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牵涉层面不仅极广且大,很具复杂性,在场每人讨论的切入点皆不尽相同,但都富有建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