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Bumbler吹皱一池春水
台湾政坛最近掀起新话题,一篇英国经济学人「Ma the bumbler」文章,被媒体翻译成「马这个笨蛋」,引来各方论战,反马者逮到机会,大肆嘲弄,趁机羞辱,保马者则抨击英国媒体捞过界,管管自己有够烂的政府,少说别人是非。双方脣枪舌剑,又是呈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两极画面。

马英九是不是「笨蛋」,他在第一时间被问到时,含笑以对,仅以「谢谢」两字带过,随即府院文宣系统动了起来,驻英代表也慎重其事要「投书」澄清,驻节在外,这一刻最重要的事,好像就是捍卫马英九「没那么笨」。

驻英代表迅速反应,果真奏效。经济学人随即澄清指出,台湾媒体「不负责任地错误翻译」bumbler一字为笨蛋,这是「严重的错误翻译」。特别说明bumbler这个字只是形容一个人「行事犹豫」,绝对没有侮辱的意思。

「bumbler」 风波历经多次争议,又到了一个新转折点。马政府如够聪明,见好就收,不需要在这战场虚耗精力,横生枝节。没想到又爆出一幕「马英九探访余光中」连续剧,看似请益,在这敏感时刻,难免令人有藉大师级教授为自己声援之意,果不其然余光中当场对马总统说,「其实Bumbler就是『拙』字。」「拙」表示踏实、负责任、不轻举妄动,在中国文学中,也如同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大师的美言,果然让马英九满意而归。

姑不论「Bumbler」如何解释,单就这篇文章来看,实在不值得举国上下为此争辩;尤其是一国元首,理应高赡远瞩,有更宏观的视野,为国计民生统筹规画,至于个人荣辱就由历史评断。

事实上,要争千秋还是争一时,完全在执政者一念之间。「大智若愚」或「笨蛋无能」并非一人或一媒体说了算,如非要力争一时之清白,反予人缺乏有容乃大的观感,要期望如此个性能察纳雅言,广揽贤臣显然不易。

马英九目前身为中华民国总统,理应以全民福祉为优先,国家发展为要务,如只斤斤计较个人一时褒贬,忽视全民疾苦,还强辩经济数据大幅改善,与民众感受脱节,这才是最大危机。

一家外国媒体对总统个人评价,不论是「笨」是「拙」,还是「行事犹豫」,都只是一时的观察,重要的是执政者是否真的掌握了正确的方向,用对了可用的人才,为人民带来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人民痛苦指数升高,生活压力增加,毫无前景与希望,不需要外国媒体置喙,全国百姓也会站出来说「笨蛋」,届时再请学者出来背书,徒然让人看破手脚,也不会赢得尊敬。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