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公筷公勺 竟致家庭严重风波
西餐历来实行的公勺和剩菜打包,美国的中餐馆也广泛採用,为绝大多数华人新移民所接受。但当美国式餐桌习俗遇上中国式餐桌人情,不免产生尴尬,有时更会小事情引发大风波。

「回中国三星期,东家请、西家请,但没有一家用公筷,给别人夹菜都会用自己的筷,我们大人还是勉强吃了,可真不放心让孩子吃。」罗兰冈华人居民Tony在节日假期,带太太和两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回乡,亲朋好友热情招待,餐桌上频频劝酒、布菜,然而不符合用餐卫生习惯的布菜,让在家吃饭都要用公筷公勺的Tony一家很尴尬。「有的人请客就在外面饭店包一桌,饭店上来的菜里已经放了公勺都没人用,照样用自己的筷子给你布菜」,但盛情难却,也只能入乡随俗。

Tony表示,他的父母和岳父母首次美国探亲时,起初也很不习惯和家人吃饭还要用公筷公勺,孩子奶奶、外婆餵饭时,都习惯用自己的筷、勺。但Tony带老人去中餐馆体验多次,也让孩子们发起「撒娇攻势」,使老人逐渐转变观念,接受这种更卫生的用餐习俗,尤其老丈人现在回到国内,替别人布菜时,也都会特意说明一下自己所用的是公筷,让客人放心吃喝。

洛杉矶市华人何太太一家六口,平时家里吃饭採用公筷,家里人均无异议。去年圣诞节前夕,何太太母亲邀请从中国大陆来圣地牙哥探视女儿的一对老友夫妇到洛杉矶做客,准备饭菜前,还专门叮嘱女儿「今天不要用公筷」。何太太劝母亲,正是因为不清楚外人的健康状况,才更要採用公筷。但老人坚决反对,认为在家中宴请熟人还採用公筷公勺,像刻意保持距离,恐令老友产生疏远感,心中不快。

多出一双筷子、一个勺子,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差别,却可大可小,有时甚至会升级成家庭风波。

「恋爱近三年,结婚一年多,都没吵过架,为了公筷公勺却吵了好几次」。华人主妇郭太太表示,家中吃饭一直採用公筷公勺,去年公婆来美国探亲,先生要求暂停使用公筷,但因公公曾罹患乙肝,为卫生安全起见,她仍坚持在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结果第一顿饭就吃得不欢而散。公婆认为媳妇看不起他们,甚至当场撂下筷子,先生也非常生气,认为妻子这一做法太伤老人自尊心。「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改起来也难受,何况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最后只能採取折中办法,每顿饭前郭太太将自己和孩子的两分饭菜先分出来,再将饭菜端上餐桌,但家人之间仍不免产生嫌隙。

剩饭剩菜打包制,也是美中餐桌文化的一个明显差异。来美留学定居的芝加哥华人廖小姐表示,刚来美国时师兄师姐带去中餐馆打牙祭,大家吃完饭后打包,她却接受不了,「觉得在吃别人的残羹剩饭」,但多年以来已接受和习惯这种不浪费粮食的做法,反而父母来美国探亲时,廖小姐在外用餐打包回来的饭菜,他们从不碰,也觉得打包剩饭菜显得寒酸。

廖小姐认为,这或许与老中没有普遍形成分餐、公筷习惯有关,「所有人的筷子都在一个菜盘子翻来夹去,吃剩下的菜就像吃众人口水,心理上总会有点嫌恶感」。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