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层层转送 过节心情晦
华人过节向来「多礼」,但在美国过洋节「礼尚往来」一样令人头疼,圣诞节后、新年接踵而至,节日礼物几乎满天飞。收到一堆礼物固然欢喜万分,但拆开一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自己喜欢或不需要,还有民众发现,个别礼物内附的贺卡上抬头甚至都不是自己的名字,过节心情顿时「晴转多云」。
担任中学数学教师的罗先生参加学校教职员工圣诞派对,同事之间交换礼物,罗先生得到一分包装精美的礼品,拆开一看,内容却是几张空白光碟,如何处理这份奇怪的礼物成了问题,「自己用不着,再转赠也送不出手」,只有搁置在办公室写字桌的抽屉里。
上班族苏小姐坚持素食多年,朋友大多也知道这一点。但日前拆看收到的圣诞节礼物,其中竟有一瓶韩国烤肉酱,于是只能重新包装再转赠给房东。
周老先生受邀参加社区老人中心的圣诞派对,收到「老友」们赠送礼物一堆,回到家逐一拆开,其中一分礼物外包装光鲜漂亮,里面只有五吋来长的巧克力棒两块,「超市里不到十元就可以买一大盒」。对于有多年糖尿病史的周老先生,这分礼物可谓「鸡肋」,只有给孙女吃。临近圣诞,周老先生在美资企业任软件工程师的儿子Steve参加完公司圣诞派对,回家拆开同事送的礼物,却是一套迷你香薰蜡烛。虽然了解蜡烛是老美流行的居家用品,但周老先生不免觉得「有点晦气」,更兼自己家从不用,就扔在工具箱内,将来「停电、地震时还能应个急」。
还有华人居民拆封礼物时,发现内附的贺卡上写的收礼人不是自己,才知道收到的是「二手」甚至可能是「N手」礼物。亚凯迪亚居民李小姐收到朋友赠送节日大礼,满心欢喜拆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张贺卡,细看却发现抬头写的是朋友的名字,知道可能是「二手」礼物,心情顿时「晴转多云」。
制药公司研发人员Harry宋说,圣诞前夕收到同部门同事的礼物,拆开看却发现卡片抬头写着陌生的名字,以为是同事将送给别人的礼物错送给他,但一直等到过完节也不见同事向他要回,因此猜想可能是经过多人转赠的「N手」礼物。
蒙特利公园市上班族陈先生透露,有朋友在节日季前夕订制了一盒特色糕点作为礼物,但这盒糕点最终经过层层转赠,最终竟「物归原主」,朋友打开盒子看时,糕点都已长出霉斑。
还有人当着送礼者的面将礼物转赠他人,令送礼者「很受伤」。华人许太太节前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出席友人家节日派对,朋友欢天喜地收下,一转身便将繫在包装带上的卡片拆下,将礼物转送另一位宾客。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许太太十分难过,觉得「以后没必要在礼物上花心思」。
圣盖博市吕太太说,在美国节庆送礼的学问与华人在家乡过春节送礼可谓「异曲同工」,关键是「自家的派对要开得早」,这样宾客带来的礼物就可在参加别家派对时带去,「交叉转赠」,逐步处理掉,同时自家採购也可减少盲目花钱,如果「越临近节日才开派对,收到的一堆礼物就越难处理掉,节一过完,很多就只能进车库」。
担任中学数学教师的罗先生参加学校教职员工圣诞派对,同事之间交换礼物,罗先生得到一分包装精美的礼品,拆开一看,内容却是几张空白光碟,如何处理这份奇怪的礼物成了问题,「自己用不着,再转赠也送不出手」,只有搁置在办公室写字桌的抽屉里。
上班族苏小姐坚持素食多年,朋友大多也知道这一点。但日前拆看收到的圣诞节礼物,其中竟有一瓶韩国烤肉酱,于是只能重新包装再转赠给房东。
周老先生受邀参加社区老人中心的圣诞派对,收到「老友」们赠送礼物一堆,回到家逐一拆开,其中一分礼物外包装光鲜漂亮,里面只有五吋来长的巧克力棒两块,「超市里不到十元就可以买一大盒」。对于有多年糖尿病史的周老先生,这分礼物可谓「鸡肋」,只有给孙女吃。临近圣诞,周老先生在美资企业任软件工程师的儿子Steve参加完公司圣诞派对,回家拆开同事送的礼物,却是一套迷你香薰蜡烛。虽然了解蜡烛是老美流行的居家用品,但周老先生不免觉得「有点晦气」,更兼自己家从不用,就扔在工具箱内,将来「停电、地震时还能应个急」。
还有华人居民拆封礼物时,发现内附的贺卡上写的收礼人不是自己,才知道收到的是「二手」甚至可能是「N手」礼物。亚凯迪亚居民李小姐收到朋友赠送节日大礼,满心欢喜拆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张贺卡,细看却发现抬头写的是朋友的名字,知道可能是「二手」礼物,心情顿时「晴转多云」。
制药公司研发人员Harry宋说,圣诞前夕收到同部门同事的礼物,拆开看却发现卡片抬头写着陌生的名字,以为是同事将送给别人的礼物错送给他,但一直等到过完节也不见同事向他要回,因此猜想可能是经过多人转赠的「N手」礼物。
蒙特利公园市上班族陈先生透露,有朋友在节日季前夕订制了一盒特色糕点作为礼物,但这盒糕点最终经过层层转赠,最终竟「物归原主」,朋友打开盒子看时,糕点都已长出霉斑。
还有人当着送礼者的面将礼物转赠他人,令送礼者「很受伤」。华人许太太节前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出席友人家节日派对,朋友欢天喜地收下,一转身便将繫在包装带上的卡片拆下,将礼物转送另一位宾客。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许太太十分难过,觉得「以后没必要在礼物上花心思」。
圣盖博市吕太太说,在美国节庆送礼的学问与华人在家乡过春节送礼可谓「异曲同工」,关键是「自家的派对要开得早」,这样宾客带来的礼物就可在参加别家派对时带去,「交叉转赠」,逐步处理掉,同时自家採购也可减少盲目花钱,如果「越临近节日才开派对,收到的一堆礼物就越难处理掉,节一过完,很多就只能进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