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森:国父没说华侨为革命之母
国民党中评委李学英日前拜会另一位中评委、「全美党史---中国国民党历程与美国党务百年发展史」主编刘伟森。刘伟森被封为旧金山华埠的活字典,他脑中史料很多,其中一则是让听者都很惊讶的翻案史料:「国父孙中山先生不但没写过『华侨为革命之母』,他连这句话都没讲过。」
刘伟森2日指出,国父对华侨协助革命的功劳赞誉有加也非常感谢,国父曾说:「没有华侨的帮助,革命就不会成功。」但国父未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无论在「国父遗教」或「孙中山全集」中,都找不到这句话。
刘伟森表示,1960年「少年中国晨报」庆祝创刊50周年,特别发行专刊。当时刘伟森是资深编辑兼主笔,负责写社论。晨报司理黄华培负责美编,他为国父的一张彩色画像配了长城与中山陵等背景图案,又想配上合适的字,就剪贴国父字迹,组成「华侨为革命之母」七个大字,还贴上国父的落款与印章,看起来就像国父本人的墨宝。从此国父「手书」的这七个大字就传遍海内外。
「黄培华当时听人家讲国父说了这句话,所以剪贴好之后还问我,这样处理怎么样?我看了觉得效果挺好。」刘伟森想起50多年前的往事,不禁「呵呵」笑了起来。
不过,究竟黄培华是从哪儿听来国父说了「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根据台北侨协杂志2012年3月发行的133期双月刊作者「枫丹露」考证,最早是新加坡华侨张永福在1933年出版的「南洋与创立民国」一书绪言中说:「现在有许多人,都承认孙中山先生的『华侨有功革命』、『华侨为革命之母』这些话 。」
枫丹露的考证也指出,侨委会前委员长郑彦棻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或『华侨为革命之母』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事实上,以我的瞭解,这两句话在国父遗教里是找不到的。」华侨协会总会前理事长高信则说:「『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国父有没有说过并不重要。讲过也好,没有讲过也好,从历史,就事实来看,都是实际的情形。」
刘伟森说,黄华培剪贴出国父这句话,他是见证人,曾经有人问起,因此他愿意将这个「秘密」说出来,让后人知道真实情况。
刘伟森2日指出,国父对华侨协助革命的功劳赞誉有加也非常感谢,国父曾说:「没有华侨的帮助,革命就不会成功。」但国父未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无论在「国父遗教」或「孙中山全集」中,都找不到这句话。
刘伟森表示,1960年「少年中国晨报」庆祝创刊50周年,特别发行专刊。当时刘伟森是资深编辑兼主笔,负责写社论。晨报司理黄华培负责美编,他为国父的一张彩色画像配了长城与中山陵等背景图案,又想配上合适的字,就剪贴国父字迹,组成「华侨为革命之母」七个大字,还贴上国父的落款与印章,看起来就像国父本人的墨宝。从此国父「手书」的这七个大字就传遍海内外。
「黄培华当时听人家讲国父说了这句话,所以剪贴好之后还问我,这样处理怎么样?我看了觉得效果挺好。」刘伟森想起50多年前的往事,不禁「呵呵」笑了起来。
不过,究竟黄培华是从哪儿听来国父说了「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根据台北侨协杂志2012年3月发行的133期双月刊作者「枫丹露」考证,最早是新加坡华侨张永福在1933年出版的「南洋与创立民国」一书绪言中说:「现在有许多人,都承认孙中山先生的『华侨有功革命』、『华侨为革命之母』这些话 。」
枫丹露的考证也指出,侨委会前委员长郑彦棻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或『华侨为革命之母』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事实上,以我的瞭解,这两句话在国父遗教里是找不到的。」华侨协会总会前理事长高信则说:「『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国父有没有说过并不重要。讲过也好,没有讲过也好,从历史,就事实来看,都是实际的情形。」
刘伟森说,黄华培剪贴出国父这句话,他是见证人,曾经有人问起,因此他愿意将这个「秘密」说出来,让后人知道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