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高业余飙戏 圆导演梦
南加有不少来自两岸三地、心怀梦想的艺术家,来美初期无法从事心爱的艺术,不得先改行谋生,但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他们依旧坚持梦想。来自台湾的张元高因年少时喜欢戏剧编导,虽然几经多次改行,仍利用业余时间做导演,还创办剧坊,表演新派舞台剧,为南加观众带来欢乐。
张元高早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导演系,1970年代移民美国并就读芝加哥罗斯福大学商业艺术。他说,从小就喜欢演舞台剧,来美未选择导演系,主要是因为对在美做导演缺乏信心,但导演梦未停过。毕业后,他从事电影布景拍摄制作,一做就是十年。在休士顿公司工作时,利用业余组织话剧社「狂飙社」,体验业余时间做编剧导演乐趣,也实现了儿时梦想。张元高说,在「狂飙社」的七年共排演十部话剧。1998年他到洛杉矶,为生计做过房地产经纪、保险公司职员,但业余时间还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舞台剧。
张元高说,他更喜欢创新型舞台剧,就是在传统舞台剧表演形式上创新和突破。比如排演中国传统剧目「茶馆」时,他将原来三幕场增加到四幕场,将原本未有的文革红卫兵批斗场面加入其中,通过红卫兵闹革命的血腥场景表达人们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愤慨。张元高说,虽然作者老舍将剧中人物用讲老北京话表达,但他加以创新,使得人物和情节更生动感人。2011年,张元高创办了舞台剧表演剧坊「方圆剧坊」,至今已排演了两部话剧,吸引南加数千观众欣赏。
谈起对舞台剧的热爱,张元高说得益于母亲的影响,他母亲早年在中国就从事舞台剧表演,后来到台湾,辗转到洛杉矶,享年102岁。张元高说,母亲一生豁达乐观独立,从不依赖子女,90几岁时还一个人从洛杉矶市中心居住的老年公寓乘车到蒙特利公园市会友聚餐,张元高说母亲的人格品质是他学习的榜样。
张元高早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导演系,1970年代移民美国并就读芝加哥罗斯福大学商业艺术。他说,从小就喜欢演舞台剧,来美未选择导演系,主要是因为对在美做导演缺乏信心,但导演梦未停过。毕业后,他从事电影布景拍摄制作,一做就是十年。在休士顿公司工作时,利用业余组织话剧社「狂飙社」,体验业余时间做编剧导演乐趣,也实现了儿时梦想。张元高说,在「狂飙社」的七年共排演十部话剧。1998年他到洛杉矶,为生计做过房地产经纪、保险公司职员,但业余时间还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舞台剧。
张元高说,他更喜欢创新型舞台剧,就是在传统舞台剧表演形式上创新和突破。比如排演中国传统剧目「茶馆」时,他将原来三幕场增加到四幕场,将原本未有的文革红卫兵批斗场面加入其中,通过红卫兵闹革命的血腥场景表达人们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愤慨。张元高说,虽然作者老舍将剧中人物用讲老北京话表达,但他加以创新,使得人物和情节更生动感人。2011年,张元高创办了舞台剧表演剧坊「方圆剧坊」,至今已排演了两部话剧,吸引南加数千观众欣赏。
谈起对舞台剧的热爱,张元高说得益于母亲的影响,他母亲早年在中国就从事舞台剧表演,后来到台湾,辗转到洛杉矶,享年102岁。张元高说,母亲一生豁达乐观独立,从不依赖子女,90几岁时还一个人从洛杉矶市中心居住的老年公寓乘车到蒙特利公园市会友聚餐,张元高说母亲的人格品质是他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