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二胡 造就出名家高韶青
特地从加拿大多伦多前来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第13届「庆祝农历新年音乐会」的二胡名家高韶青,他的「梁祝协奏曲」如泣如诉,掌声如雷响起。
高韶青说,音乐会观众爆满,气氛热烈。跟乐团以及指挥陈美安合作十分愉快,旧金山天气又好,他很希望有机会再来演出。
高韶青上海出生,文革时期跟着父母「支持内地建设」,从上海下乡到了甘肃,在张掖和武威都住过,生活十分困苦。
高韶青说:「当时要避免上山下乡,最好途径就是学会一样乐器,或拥有画画写作等文艺特长,就能加入文艺宣传队,所以爸妈要我学乐器。我们这年纪有一大批人,都这样而学音乐。」
家里当时唯一的乐器就是二胡,母亲黄谷音原是小学音乐老师,亲自教高韶青拉二胡。年仅六岁的高韶青学得很快,两个月后,母亲已经没得教了。
琴艺比较精湛的父亲高民俊接手教授,也是教了两个月又没得教了。高韶青只好跟着唱片自学,他将唱片速度放慢,一遍又一遍重听,自己摸索改进拉琴技巧。直到12岁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才终于有了二胡老师。
高韶青说,那是1979年,附中在停招10多年后,第一次恢復招生。全中国成千上万人报考,二胡项目只录取两名,高韶青是其中之一。
「进了附中,终于拥有国家给的二胡,不必再拉家里那把一块钱(人民币)的二胡。我们都受国家重点栽培,三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改掉我的姿势和很多毛病。」
高韶青说,他考进去时是比较差的学生,但他很用功,经王永德等名师教导,两年内突飞勐进,中学时就频频参赛获奖,并出国表演。
高韶青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很快就获中央民族乐团聘请,成为团里有史以来第一位22岁就上台独奏的音乐家。
别人看来,高韶青很走运,但他自己却觉有志难伸:「1989年加入中央民族乐团,一整季只三场正式演出,剩下时间其他团员就打麻将。我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吗?」
当时月薪只有人民币72元,他还须到卡拉OK伴奏赚外快,让他觉得在校是一流学生,却如此荒废生命,因此下决心出国深造。
中学时曾到加拿大表演,认识当地一位华裔医生荣亚英,愿意担保他,并为他申请进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
问他到多伦多学什么乐器?竟然是他大学时代副修的钢琴。他的钢琴并未让老师与同学特别看好,但他在多伦多开了一场二胡演奏会,好名声不胫而走,从此经常应邀在北美各地与中港台演出并在大学教琴,以他自己的话来说,「打开了局面」。
高韶青近年发明「韶琴二胡」,让他更享盛名,他说这还是iPhone启发的灵感。iPhone第一代声音不够大,用户往往得用手圈着,帮助扩大声音。高韶青就想到传统二胡的琴筒朝后,琴音先送到后面,再折射到前面。因此他将琴筒设计出弧度,让琴音先朝上,再送到台前的听众耳中,效果特别好。
现年45岁的高韶青说,父母亲在大西北工作直到退休,辛苦奉献一生。因此他有能力时就将父母都接到加拿大安度晚年。他自己唯一的孩子取名「高兴」,因为他希望大家都活得高兴,听到他的音乐能更高兴。
高韶青说,音乐会观众爆满,气氛热烈。跟乐团以及指挥陈美安合作十分愉快,旧金山天气又好,他很希望有机会再来演出。
高韶青上海出生,文革时期跟着父母「支持内地建设」,从上海下乡到了甘肃,在张掖和武威都住过,生活十分困苦。
高韶青说:「当时要避免上山下乡,最好途径就是学会一样乐器,或拥有画画写作等文艺特长,就能加入文艺宣传队,所以爸妈要我学乐器。我们这年纪有一大批人,都这样而学音乐。」
家里当时唯一的乐器就是二胡,母亲黄谷音原是小学音乐老师,亲自教高韶青拉二胡。年仅六岁的高韶青学得很快,两个月后,母亲已经没得教了。
琴艺比较精湛的父亲高民俊接手教授,也是教了两个月又没得教了。高韶青只好跟着唱片自学,他将唱片速度放慢,一遍又一遍重听,自己摸索改进拉琴技巧。直到12岁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才终于有了二胡老师。
高韶青说,那是1979年,附中在停招10多年后,第一次恢復招生。全中国成千上万人报考,二胡项目只录取两名,高韶青是其中之一。
「进了附中,终于拥有国家给的二胡,不必再拉家里那把一块钱(人民币)的二胡。我们都受国家重点栽培,三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改掉我的姿势和很多毛病。」
高韶青说,他考进去时是比较差的学生,但他很用功,经王永德等名师教导,两年内突飞勐进,中学时就频频参赛获奖,并出国表演。
高韶青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很快就获中央民族乐团聘请,成为团里有史以来第一位22岁就上台独奏的音乐家。
别人看来,高韶青很走运,但他自己却觉有志难伸:「1989年加入中央民族乐团,一整季只三场正式演出,剩下时间其他团员就打麻将。我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吗?」
当时月薪只有人民币72元,他还须到卡拉OK伴奏赚外快,让他觉得在校是一流学生,却如此荒废生命,因此下决心出国深造。
中学时曾到加拿大表演,认识当地一位华裔医生荣亚英,愿意担保他,并为他申请进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
问他到多伦多学什么乐器?竟然是他大学时代副修的钢琴。他的钢琴并未让老师与同学特别看好,但他在多伦多开了一场二胡演奏会,好名声不胫而走,从此经常应邀在北美各地与中港台演出并在大学教琴,以他自己的话来说,「打开了局面」。
高韶青近年发明「韶琴二胡」,让他更享盛名,他说这还是iPhone启发的灵感。iPhone第一代声音不够大,用户往往得用手圈着,帮助扩大声音。高韶青就想到传统二胡的琴筒朝后,琴音先送到后面,再折射到前面。因此他将琴筒设计出弧度,让琴音先朝上,再送到台前的听众耳中,效果特别好。
现年45岁的高韶青说,父母亲在大西北工作直到退休,辛苦奉献一生。因此他有能力时就将父母都接到加拿大安度晚年。他自己唯一的孩子取名「高兴」,因为他希望大家都活得高兴,听到他的音乐能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