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骝研核融合能源 可主导全球能源
尔湾加大物理系教授陈骝荣获今年美国物理学会麦斯威尔(James Clark Maxwell)奖,这是美国电浆物理学界最高荣誉的终身成就奖,表扬陈骝在电浆物理及核融合新能源研究的贡献。
成立于1975年的麦斯威尔奖,是为纪念物理学先驱麦斯威尔设立,由美国物理学会每年选出一位对电浆物理理论贡献卓着的学者,在美国电浆物理学会年会中颁奖表扬,并发表学术演说。今年年会将于10月底在罗德岛的Providence 市举行。
今年3月自尔湾加大教职退休的陈骝,仍继续在该校物理系指导研究生,同时受聘为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主持该校的国际热能核融合实验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中心,他也是台湾中央大学李国鼎讲座教授。
出生在浙江杭州的陈骝,毕业于台湾师大附中及台大电机系,并在柏克莱加大取得博士学位。陈骝表示,当年他在柏克莱念的是电机研究所,许多同学后来都在硅谷电脑圈大展鸿图,他却对物理产生兴趣,走上研究理论物理的路。
专研电浆物理的陈骝,曾于200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赠杰出电浆物理研究奖,2008年又得到欧洲物理学会的汉内斯.阿尔文奖,在电浆领域的成就获科学先进国家一致肯定。
陈骝表示,电浆物理理论可应用来研究太阳黑子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使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对地球通讯及电力输送系统的作用。应用电浆物理理论发展核融合能源,也是热门科学研究项目。
陈骝多年来投入的核融合能源研究,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新能源,这也是他一再获奖的主因。陈骝指出,核融合能源与目前大家所熟知的核能发电不同,简而言之,核能发电用的是原子弹爆炸核分裂理论,而核融合则是运用氢弹的理论,核融合以水中的氢作燃料,因此燃料来源充裕,而且减低核能发电附带的安全顾虑及环境污染问题,若能发展成功,将成为主导未来世界的新能源。
陈骝表示,将核融合应用技术商业化仍面临不少挑战,目前由美国、中国、欧洲、日本、苏俄、南韩与印度七方共同出资130亿美元,在法国南部建立的国际热能核融合反应炉,就是开发核融合能源的先锋,也是自国际太空站以来最昂贵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中国核融合能源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中心,并与国际同步,可望在十年内发展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核融合能源技术。
在太平洋两岸同时指导研究生的陈骝表示,他从事有关核融合理论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要结合世界各地科学家累积数十年研究成果,是个一代传一代、没有国籍界线的大型实验计画,他希望在尔湾加大及浙江大学培养更多新生代的物理学者,投入核融合新能源的研究。
成立于1975年的麦斯威尔奖,是为纪念物理学先驱麦斯威尔设立,由美国物理学会每年选出一位对电浆物理理论贡献卓着的学者,在美国电浆物理学会年会中颁奖表扬,并发表学术演说。今年年会将于10月底在罗德岛的Providence 市举行。
今年3月自尔湾加大教职退休的陈骝,仍继续在该校物理系指导研究生,同时受聘为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主持该校的国际热能核融合实验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中心,他也是台湾中央大学李国鼎讲座教授。
出生在浙江杭州的陈骝,毕业于台湾师大附中及台大电机系,并在柏克莱加大取得博士学位。陈骝表示,当年他在柏克莱念的是电机研究所,许多同学后来都在硅谷电脑圈大展鸿图,他却对物理产生兴趣,走上研究理论物理的路。
专研电浆物理的陈骝,曾于200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赠杰出电浆物理研究奖,2008年又得到欧洲物理学会的汉内斯.阿尔文奖,在电浆领域的成就获科学先进国家一致肯定。
陈骝表示,电浆物理理论可应用来研究太阳黑子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使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对地球通讯及电力输送系统的作用。应用电浆物理理论发展核融合能源,也是热门科学研究项目。
陈骝多年来投入的核融合能源研究,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新能源,这也是他一再获奖的主因。陈骝指出,核融合能源与目前大家所熟知的核能发电不同,简而言之,核能发电用的是原子弹爆炸核分裂理论,而核融合则是运用氢弹的理论,核融合以水中的氢作燃料,因此燃料来源充裕,而且减低核能发电附带的安全顾虑及环境污染问题,若能发展成功,将成为主导未来世界的新能源。
陈骝表示,将核融合应用技术商业化仍面临不少挑战,目前由美国、中国、欧洲、日本、苏俄、南韩与印度七方共同出资130亿美元,在法国南部建立的国际热能核融合反应炉,就是开发核融合能源的先锋,也是自国际太空站以来最昂贵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中国核融合能源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中心,并与国际同步,可望在十年内发展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核融合能源技术。
在太平洋两岸同时指导研究生的陈骝表示,他从事有关核融合理论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要结合世界各地科学家累积数十年研究成果,是个一代传一代、没有国籍界线的大型实验计画,他希望在尔湾加大及浙江大学培养更多新生代的物理学者,投入核融合新能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