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馆团结报国牌匾 撤而復挂
中华总会馆5月28日经临时动议撤下蒋介石赠送的「团结报国」牌匾,先斩后奏已戏剧性挂回。
中华总会馆总董余铨针30日主持7月例会时宣布,提出撤匾临时动议人黄荣达已撤销该动议,撤匾事件告一段落。通事陈国庆认为,此例一开,日后恐怕有更多类似事情发生。
会上有商董询问牌匾重新挂回原因,又有商董指当天是余铨针总董带领一班商董到总会馆,将牌匾挂回。余铨针解释说,事前全不知情,无所谓「带领」。当天是7月11日,刚巧到总会馆,他本人从来没有碰过牌匾,在场还有肇庆总会馆主席周达昌和通事陈国庆等。
陈国庆通事说,7月11日,16名商董要求「看看」牌匾并拍照留念。当时「团结报国」牌匾锁在文物储存室,但当天他未带钥匙,后来余总董请来锁匠,开锁取出牌匾,拍照经总董同意挂回原位。陈国庆指出,未经商董会表决同意就挂回牌匾,此例一开,恐怕将来会发生更多类似事情。
主持5月和6月月会的前总董雷华钦表示,中华总会馆的是商董制,并非总董或主席团可决定一切,十多名商董不能代替商董会,未经商董会同意将牌匾挂回不适当。此外,6月会议上,已将撤匾案留待7月讨论。挂回牌匾不符合总会馆的工作程序。
撤匾争论主要与华侨反共总会有关。1972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送给「旅美中华总会馆、华侨反共总会」此「团结报国」牌匾,一直挂在总会馆大堂。5月28日月会上,商董黄荣达以牌匾不合潮流,不宜挂在中华总会馆为由,提出撤匾临时动议,得到两名商董附议,出席会议商董都无异议,总董雷华钦宣布公议通过,随即撤匾。护匾商董在6月月会讨论5月会议纪录时,要求修改文字,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未能通过5月会议纪录。7月30日开会前,牌匾已挂回原位,撤匾风波表面上得到解决。
中华总会馆总董余铨针30日主持7月例会时宣布,提出撤匾临时动议人黄荣达已撤销该动议,撤匾事件告一段落。通事陈国庆认为,此例一开,日后恐怕有更多类似事情发生。
会上有商董询问牌匾重新挂回原因,又有商董指当天是余铨针总董带领一班商董到总会馆,将牌匾挂回。余铨针解释说,事前全不知情,无所谓「带领」。当天是7月11日,刚巧到总会馆,他本人从来没有碰过牌匾,在场还有肇庆总会馆主席周达昌和通事陈国庆等。
陈国庆通事说,7月11日,16名商董要求「看看」牌匾并拍照留念。当时「团结报国」牌匾锁在文物储存室,但当天他未带钥匙,后来余总董请来锁匠,开锁取出牌匾,拍照经总董同意挂回原位。陈国庆指出,未经商董会表决同意就挂回牌匾,此例一开,恐怕将来会发生更多类似事情。
主持5月和6月月会的前总董雷华钦表示,中华总会馆的是商董制,并非总董或主席团可决定一切,十多名商董不能代替商董会,未经商董会同意将牌匾挂回不适当。此外,6月会议上,已将撤匾案留待7月讨论。挂回牌匾不符合总会馆的工作程序。
撤匾争论主要与华侨反共总会有关。1972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送给「旅美中华总会馆、华侨反共总会」此「团结报国」牌匾,一直挂在总会馆大堂。5月28日月会上,商董黄荣达以牌匾不合潮流,不宜挂在中华总会馆为由,提出撤匾临时动议,得到两名商董附议,出席会议商董都无异议,总董雷华钦宣布公议通过,随即撤匾。护匾商董在6月月会讨论5月会议纪录时,要求修改文字,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未能通过5月会议纪录。7月30日开会前,牌匾已挂回原位,撤匾风波表面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