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糕16万
中国网路这两天最火的就是「新疆切糕16万」,事情源起湖南一名男子向新疆小贩购买核桃仁糖果切糕,因「言语误会」爆发冲突;经公安处理,男子需向小贩赔偿,其中切糕毁损部分,赔偿金为16万人民币。或许受骗上当的人太多,因而引发网民热议与调侃。
有网友笑称:「我对老公要求不高呀,只要有车有房有切糕!」也有网友假装正经地指出,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不是俄国鱼子酱,也不是法国松露,而是新疆切糕。还有网友仿造广告词,表示「切糕恆久远,一块就破产!」
也有网友表明自己是新疆人,却从来没吃过新疆切糕,而强切硬卖的只是少数新疆、维族败类,大部分新疆人都是极为善良的,不应以少部分人的作为而打翻一船人。
这件事本来只是单纯的诈骗斗殴案,但部分网民言论激烈,并转化为族裔冲突,就不能等闲视之。网民调侃,写来轻松,或许原无恶意,但看的人、尤其是新疆人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岳阳公安隔了两天又发布微博澄清,整起事件是因买卖纠纷引发的故意损害他人财物并殴打他人的案件,经物价、司法鑑定,被损的16辆三轮摩托车、核桃仁糖果5520斤以及受害人医药费,共计15万多元。这个澄清没有多少人在意,网民只在发洩过去受骗的经验,真相就淹埋在「一块切糕16万」里。
卖切糕之所以引发争议,就在卖方有意诈骗上,切糕做的厚重扎实,各式坚果也多,本就不便宜;而且得用刀切,一刀切下来,你就非得买了。买的人也只知道,先问价钱,四块钱,一刀切下来,变成「四块钱一两」,而且要一斤,切下来变两斤,你也得买。有位网友说,他问小贩,钱不多,能不能切小一点。小贩答说,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刀知道。
卖新疆切糕的人各地都有,成群结伙,恶名在外,人称「切糕党」。说穿了,就是拿切糕诈财。其实这种诈骗并不稀奇,早年中国大城市常有叫卖「项链五元」,等你付钱时变成「一厘米五元」,稍一争辩就被围攻。如果把这种买卖称为一种骗局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普世骗局」,并不专属某一类人。新疆有人以切糕诈骗,重点应在诈骗,而不是新疆维族人身上。
买方斗殴又毁损他人财物,被判赔钱,不能算冤枉;但公安为什么不追究卖方有意诈骗的事实呢?这又绕回少数族裔身上了。明明是简单的诈骗案,但中共规定,照顾少数族裔,要少抓少杀,尤其2009年广东韶关玩具厂汉维工人冲突引发新疆7.5暴乱后,公安更不敢重罚少数民族,唯恐引发民族冲突。
照顾少数民族指的应是生活、工作、住房,协助到外地谋生上;在法律面前还是应该公正,否则族裔问题还会不断发生。
有网友笑称:「我对老公要求不高呀,只要有车有房有切糕!」也有网友假装正经地指出,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不是俄国鱼子酱,也不是法国松露,而是新疆切糕。还有网友仿造广告词,表示「切糕恆久远,一块就破产!」
也有网友表明自己是新疆人,却从来没吃过新疆切糕,而强切硬卖的只是少数新疆、维族败类,大部分新疆人都是极为善良的,不应以少部分人的作为而打翻一船人。
这件事本来只是单纯的诈骗斗殴案,但部分网民言论激烈,并转化为族裔冲突,就不能等闲视之。网民调侃,写来轻松,或许原无恶意,但看的人、尤其是新疆人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岳阳公安隔了两天又发布微博澄清,整起事件是因买卖纠纷引发的故意损害他人财物并殴打他人的案件,经物价、司法鑑定,被损的16辆三轮摩托车、核桃仁糖果5520斤以及受害人医药费,共计15万多元。这个澄清没有多少人在意,网民只在发洩过去受骗的经验,真相就淹埋在「一块切糕16万」里。
卖切糕之所以引发争议,就在卖方有意诈骗上,切糕做的厚重扎实,各式坚果也多,本就不便宜;而且得用刀切,一刀切下来,你就非得买了。买的人也只知道,先问价钱,四块钱,一刀切下来,变成「四块钱一两」,而且要一斤,切下来变两斤,你也得买。有位网友说,他问小贩,钱不多,能不能切小一点。小贩答说,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刀知道。
卖新疆切糕的人各地都有,成群结伙,恶名在外,人称「切糕党」。说穿了,就是拿切糕诈财。其实这种诈骗并不稀奇,早年中国大城市常有叫卖「项链五元」,等你付钱时变成「一厘米五元」,稍一争辩就被围攻。如果把这种买卖称为一种骗局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普世骗局」,并不专属某一类人。新疆有人以切糕诈骗,重点应在诈骗,而不是新疆维族人身上。
买方斗殴又毁损他人财物,被判赔钱,不能算冤枉;但公安为什么不追究卖方有意诈骗的事实呢?这又绕回少数族裔身上了。明明是简单的诈骗案,但中共规定,照顾少数族裔,要少抓少杀,尤其2009年广东韶关玩具厂汉维工人冲突引发新疆7.5暴乱后,公安更不敢重罚少数民族,唯恐引发民族冲突。
照顾少数民族指的应是生活、工作、住房,协助到外地谋生上;在法律面前还是应该公正,否则族裔问题还会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