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终身积蓄 做罕见法事
皇后区木边 (Woodside)居民达扬吉.雪巴 (Dayangji Sherpa)和25 岁女儿尼玛 (Nima)生活节俭,为了省钱,住在一个一卧室公寓,同睡一张床。上周日 (15日),两母女站在闪闪生光的金佛坛前,该区的高僧围着她们鞠躬,并向她们祝福。这是一种罕见的法事,僧侣们由早到晚诵读藏传佛教经典中的每一个字,直到108卷经书读毕。
「纽约时报」报导,达扬吉说,这场法事需时逾一个月,费用超过5万元。
几名僧侣解释说,完成甘珠尔 (Kangyur、诵读藏文佛经),是祈求众生平安的一种形式。全部过程近40天,上周已结束。举行的地点是艾姆赫斯特 (Elmhurst)一所改建的寺院,附近地区十多名僧侣应邀到来,每天八小时,盘腿坐在地上,大声一同诵读佛经。
41岁的全美雪巴族协会Sherpa Kyidug的书记乌甘.雪巴 (Urgen Sherpa)表示,这种规模的法事从未在纽约举行。纽约大约有2000到2500名雪巴族人,他们来自尼泊尔东部喜马拉雅山的族群,以雪巴做姓氏。乌甘说,由于费用高昂,即使在尼泊尔本土,也甚少人做这种法事。
达扬吉(54岁)任职家护助理,她估计为每名僧侣每天付出111元,另每天供应「喜马拉雅山牦牛餐厅 (Himalayan Yak)」的膳食,该厅餐在罗斯福大道,专营尼泊尔和西藏食物;另外,并不间断地提供他们传统的咸酥油茶,族群的善信也要布施。
达扬吉说:「许多人可以这样做,但没有人愿意。我并不富有,只想积善。」
达扬吉15日把装着钱的信封,逐一派给僧侣,她的女儿跟随在后。当号角吹响,铙钹相碰时,她一瘸一拐地跨过佛坛。她八岁那年,在出生的村庄库德 (Kunde)附近看管牦牛时,遇上雪崩,结果一条腿要截断,她目前装了义肢。22岁那年,她和一名下等阶级的男子私奔,不容于父家。当她怀着尼玛五个月时,两人分手。此后,她独自抚养女儿,大约10年前一起移民美国。
加州洛杉矶大学人类学教授和雪巴文化作者雪莉.奥特纳 (Sherry Ortner)说,即使是在一个反对唯物论的宗教里,她微薄的财产使这场法事更引人注目。
达扬吉的父亲和祖父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拥有一家着名茶馆,过去他们付钱做这类法事。奥特纳说,在西藏和尼泊尔,甘珠尔一般是富人赞助。在美国,财产不多的人赞助甘珠尔,表示散居的雪巴族人,其古老的阶级制度逐渐改变。
乌甘说,达扬吉花去积蓄是出于信仰。佛教屏弃唯物主义,认为它是导致痛苦的三毒之一。他说:「她付出一些物质,表示毁掉其中一毒:贪婪。」
任职保母、周薪700元的贝玛.雪巴 (Pema Sherpa),过去两年供养一位僧人,并会继续这样做。她每月给他600元,并让他住在自己家里一个房间。她解释达扬吉的慷慨行为时说:「人生有甚么需要?你有食物、住房,还想要甚么?这是业报。」
当法事结束后,尼玛疲惫地脱下帽子。她为了照料僧侣,在地下室泡大桶酥油茶,以及在晚上洗厕所,辞去了巴士公司的工作。她说,这是对母亲和佛教的奉献,她的族人也感到对父母有同样的责任。她说:「父母对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感到一生都欠了他们。」
她说,照料僧侣这段时间,可说是苦乐参半,但目前不是留恋过去的时刻。她说:「明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起来找工作。」
「纽约时报」报导,达扬吉说,这场法事需时逾一个月,费用超过5万元。
几名僧侣解释说,完成甘珠尔 (Kangyur、诵读藏文佛经),是祈求众生平安的一种形式。全部过程近40天,上周已结束。举行的地点是艾姆赫斯特 (Elmhurst)一所改建的寺院,附近地区十多名僧侣应邀到来,每天八小时,盘腿坐在地上,大声一同诵读佛经。
41岁的全美雪巴族协会Sherpa Kyidug的书记乌甘.雪巴 (Urgen Sherpa)表示,这种规模的法事从未在纽约举行。纽约大约有2000到2500名雪巴族人,他们来自尼泊尔东部喜马拉雅山的族群,以雪巴做姓氏。乌甘说,由于费用高昂,即使在尼泊尔本土,也甚少人做这种法事。
达扬吉(54岁)任职家护助理,她估计为每名僧侣每天付出111元,另每天供应「喜马拉雅山牦牛餐厅 (Himalayan Yak)」的膳食,该厅餐在罗斯福大道,专营尼泊尔和西藏食物;另外,并不间断地提供他们传统的咸酥油茶,族群的善信也要布施。
达扬吉说:「许多人可以这样做,但没有人愿意。我并不富有,只想积善。」
达扬吉15日把装着钱的信封,逐一派给僧侣,她的女儿跟随在后。当号角吹响,铙钹相碰时,她一瘸一拐地跨过佛坛。她八岁那年,在出生的村庄库德 (Kunde)附近看管牦牛时,遇上雪崩,结果一条腿要截断,她目前装了义肢。22岁那年,她和一名下等阶级的男子私奔,不容于父家。当她怀着尼玛五个月时,两人分手。此后,她独自抚养女儿,大约10年前一起移民美国。
加州洛杉矶大学人类学教授和雪巴文化作者雪莉.奥特纳 (Sherry Ortner)说,即使是在一个反对唯物论的宗教里,她微薄的财产使这场法事更引人注目。
达扬吉的父亲和祖父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拥有一家着名茶馆,过去他们付钱做这类法事。奥特纳说,在西藏和尼泊尔,甘珠尔一般是富人赞助。在美国,财产不多的人赞助甘珠尔,表示散居的雪巴族人,其古老的阶级制度逐渐改变。
乌甘说,达扬吉花去积蓄是出于信仰。佛教屏弃唯物主义,认为它是导致痛苦的三毒之一。他说:「她付出一些物质,表示毁掉其中一毒:贪婪。」
任职保母、周薪700元的贝玛.雪巴 (Pema Sherpa),过去两年供养一位僧人,并会继续这样做。她每月给他600元,并让他住在自己家里一个房间。她解释达扬吉的慷慨行为时说:「人生有甚么需要?你有食物、住房,还想要甚么?这是业报。」
当法事结束后,尼玛疲惫地脱下帽子。她为了照料僧侣,在地下室泡大桶酥油茶,以及在晚上洗厕所,辞去了巴士公司的工作。她说,这是对母亲和佛教的奉献,她的族人也感到对父母有同样的责任。她说:「父母对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感到一生都欠了他们。」
她说,照料僧侣这段时间,可说是苦乐参半,但目前不是留恋过去的时刻。她说:「明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起来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