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美中建自贸区 专家纽约探讨
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的两大经济体,未来有着怎样的共同挑战?又该如何一起合作争取双赢?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美之际,中美交流基金会和亚洲协会21日以「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十年:迈向更深层次的互惠合作」为题进行座谈,中美交流基金会并公布报告,建议美中智库和专家探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建立双边投资公约以及共同面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治理等。

这份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到2022年,将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可以向中国游客开放免签,到2022年,预计每年将有810万至1070万中国游客来美,也将为美国创造61万份工作。报告中还建议美中两国未来在签证申请方面能进行流水作业,先将签证有效期延长至五年,然后延至十年;以及双方商家加强科技合作,特别是能源、建立特别小组讨论网路安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中国从美国进口高科技、中资企业来美投资和贸易等。

出席座谈会者包括中美交流基金会主席董建华、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中国前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等。

董建华指出,此次报告集结来自美国、香港和大陆的学者专家,他表示中美两国都需要建立一种「安全、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合作模式;未来十年合作也将为两国经济创造更多发展和数百万工作机会」。

「中美两国目前已面临完全不同的环境,但面对相同挑战」,季辛吉表示,双方不如共同来面对和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应该不仅仅是避免矛盾 ,而是建立新型和有建设性的关系」。

马秀红则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货物进口将超过10兆元,服务进口则将达到2兆元,在海外投资也将突破5000亿元,同时保持海外在中国投资年均1000亿元。美中两国在经济规模、贸易额、吸收外资目前位居第一和第二,在海外投资也位居第一和第五,希望两国持更开放态度成立双边自由贸易区。

主导和参与此次报告的香港经济学家刘遵义、曾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纽约大学教授Michael Spence、曾领导中央财经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秘书长、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王春正等学者专家也发表了见解。学者们认为中国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将为美国和其他国家提供巨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中国中产阶级将增长4亿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在维持重要的海外直接投资对象地位的同时,也将继续走出国门,大量在海外投资,而在这一点,美国似乎还未做好准备,双方需要不断沟通和加深了解。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