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月子中心效应 港双非儿童可借鉴
圣盖博谷月子中心在华人区「春风吹又生」。有社区人士唿吁,美国应借鉴香港「双非儿童」经验,对月子中心的这一批美国宝宝后续效应引起重视。加州华裔立法者表示,月子中心通常牵涉联邦移民法和地方法规,如果不能从移民法关闭法律漏洞,州府可作为的空间相当有限。

据港府去年统计数据显示,三岁左右的「双非儿童」已由2003年709名急升至近3万名。另据「人民日报」在同年2月的报导称,新学年回流香港上学「双非儿童」已数以万计,导致当地幼儿园和小学缺少约3000个名额。

华裔律师薄尚乐近期前往香港时注意到,「双非儿童」逐渐到达学龄,纷纷入读港校,很多学生每天跨境上学,在临近大陆的香港北区,学校班级规模从过去十多人急剧扩大到三、四十人,给当地教育系统带来沉重负荷。

借鉴香港经验,薄尚乐认为,月子中心议题并非只关乎当前。「现在公立学校预算紧张,学区都在裁员,这批美国宝宝将来在美国上学,会给学校系统增加多大负荷?他们如果没有父母陪同回来读书,是否又会进一步刺激华人社区滋生面向这批低龄学生的代监护、民宿行业」,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后续问题。

曾任蒙地贝娄学区教委12年的加州众议员周本立(Ed Chau)表示,这批美国宝宝身为美国公民,即使出生后居住海外、父母没有在美报税纪录,一样有权入读美国公立学校,如果美国宝宝数量众多,给公立学校带来的额外负荷可想而知。

此前奇诺冈月子中心风波中,加州众议员海格曼(Curt Hagman)通过助手在市议会放话,指月子中心已经上升到州立法议题。但月前北加华裔州参议员余胤良表示,目前沙加缅度立法机构尚未有任何相关讨论或议案提出,而且他认为月子中心问题应由地方解决。周本立也表示,今年立法会期刚开始,目前他在州议会内尚未听到有关月子中心的讨论。

周本立指出,月子中心议题牵涉到联邦移民法,以及地方政府针对商业运作的规范,但孕妇来美产子在目前移民法并无问题,只能透过县、城市管理条例对月子中心进行执法,而州级立法机构能做的也十分有限,未来较可能的立法方向应该仍是对月子中心商业形式的合法性作出限制。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