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政治献金有上限 筹款派对酒水都计入
随着市主计长刘醇逸竞选筹款被调查和越来越多筹款活动在华裔社区举行,「竞选筹款」渐渐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

竞选财务委员会(Campaign Finance Board,简称CFB)参选人服务部韩裔主任赵民宰(Daniel Cho)和对外事务部华裔新闻助理曾绮璇(Bonny Tsang),建议「社区领袖」也应该参加CFB提供的免费筹款知识培训,同时提醒在住家举办小型筹款派对时,派对上的酒水和食品等实质服务,应计入为捐款的一部分。

2005年加入CFB的赵民宰毕业于波士顿学院政治系,在担任审计、会计等职务后,从2008年8月起肩负起参选人服务部主任一职,帮助参选人了解和遵守纽约市竞选财务法规。他曾帮人竞选和担任维权团队义工经历,他表示,参选人应该都要了解纽约市相对基金(matching fund)这一在全美都处领先地位的选举制度,这是通过纳税人的钱来鼓励参选人获得小额捐款,推动民主的进程。

曾绮璇自2011年宾州大学毕业后加入CFB,她表示自己从高中起就关注政府事务,大学也主修政治。工作后,更努力推动选民登记和投票,经常通过「脸书」(facebook)等提醒朋友选举日莫忘投票,「每当朋友去投票了,我就很高兴」。

赵民宰表示,亚裔社区最近出现的筹款问题,其实与其他族裔的新移民社区一样,都是因为对本地竞选法规的不了解。他提醒参选人、竞选财务、竞选经理三人之中必须至少一人参加CFB举办的「守则培训」(compliance training)和管理筹款的「C-SMART软件培训」,学习包括筹款、支出和获得相对基金(matching fund)的竞选财务知识。这些培训也免费对公众开放,他尤其建议「社区领袖」前往听讲,「因为社区领袖有时也充当民选官员的社区联络人,或是筹款中间人,他们需要了解相关知识」。

因为大型筹款会规模大较难操作,越来越多参选人倾向于通过小规模的住家派对(House Party)来筹款,但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能因为是个人为支持参选人而举办的小型派对,就不遵守竞选财务法。赵民宰表示,民众对参选人的捐款(Contribution)分两种方式,一是现金或支票等金钱捐款,另一种是提供实质服务(In kind Service),这些加起来的总和不能超过法定上限,给市长、公益维护人和主计长参选人的捐款上限为4950元、区长的捐款上限为3850元、市议员的捐款上限为2750元。

赵民宰举例,最常见的筹款派对就是餐馆业主为参选人举办派对,或是某人在自己家客厅为参选人开派对,派对上的酒水和食品等都应算入实质服务;如果派对是另租场地举行,场地费用也要算入内。这些场地、酒水、食品费用和派对主办者个人的金钱捐款相加,若已经超过捐款上限,竞选团队就要退回超出部分的费用给主办人。派对主办者应该对参与的人、支出的费用有明确纪录。

针对刘醇逸筹款被调查而引发的不敢捐款的寒蝉效应,赵民宰表示,捐款人不应该担心这些,他们只需要确定捐的钱是属于自己的、捐款没有超过限额、捐款时按要求填写「捐款卡」(Contribution Card)即可。而竞选团队应该对筹款负有法律责任,他们需要核实每笔捐款的合法性,遵守法规,而不能抱着「我们试试看」的尝试性想法。

赵民宰强调,竞选团队中「财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他建议担任财务的人一定是做事有条理、细心、对数据非常有概念的人,并非要由专业的会计才可担任。财务应该在每次筹款活动后立刻对每笔捐款进行核查和落实,这样才不致于到递交财务报告的时候手忙脚乱。赵民宰发现不少竞选团队的财务,都是参选人的家人出任。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