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油菜!你在说神马?网路流行语爆红
中国大陆网路流行语爆热,由广大网民自创的各种「油菜」(有才)新词已冲击到生活语言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火星文」般的词汇让你听得一头雾水、一脸茫然,你可能该被贴上「凹凸」、「奥特曼」(out、落伍)的标籤啦。许多流行语固然有玩前卫、跟潮流之嫌,部分词汇则是「典出有故」,折射出中国当前的政治社会生态。
英文和数字几乎每贴必见,其中不少是单纯的中文谐音或缩写,例如「BT」(变态)、「BH」(慓悍)、「LP」(老婆)、「LG」(老公)、「LZ」(楼主,主贴作者)、「JP」(极品)、「NC」(脑残)、「CJ」(纯洁)、「WS」(猥琐)、「818/开8」(八卦)、「V5」(威武、有魄力)、「88」(拜拜)、「9494」(就是就是)。
部分英文则是作为被大陆当局屏蔽词汇的替代词,或影射当权者,例如「ZF」(政府)、「D/GCD/CCP」(共产党),胡core(胡锦涛),CCAV(CCTV,中央电视台),也有「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YY」(意淫)等贬损人的用语。
中文流行词则更是门类繁多,其中占大多数的是网民出于有趣好玩的心理,将传统词汇读音进行改动后「创新」出来,如今爆红网路的「神马」(什么)、「肿么」(怎么)、「孩纸」(孩子)、「油菜」(有才)、「稀饭」(喜欢)、「口耐」(可爱)、「偶」(我)、「酱紫」(这样子)、「斑竹/版猪」(版主)、「有木有」(有没有)、「兰州」(楼主)、「去屎」(去死)、「蛋定」(淡定)、「内牛满面」(泪流满面)、「杯具/餐具」(悲剧/惨剧)均属此类,不胜枚举。
流行语中也有不少外来词,日韩流行文化对流行词影响尤其大。「御姐」(强势熟女)、「正太」(可爱小男孩)、「萌」(可爱单纯)、「控」(迷、极端爱好者)、「宅」(家里蹲)等直接源于日本漫画。「大叔」(魅力熟男)来自韩剧里女性对比自己年长男性的称唿。从欧美语言文化则创新出了「萝莉」(Lolita,女童、未成年少女)、「马克」(标记)、「拉拉」(Lesbian,女同性恋者)、直男(straight,异性恋者)、「OMG」(Oh My God,我的天哪)等词。还有模仿台湾口音「叔叔」一词发音派生出来的「蜀黍」。这些外来流行语再进行排列组合,便又衍生出「大叔控」、「萝莉控」、「正太控」、「御姐控」、「宅男宅女」、「怪蜀黍」等众多词汇。
部分流行语内含「典故」,不仅折射出中国社会各种荒诞现象,也成为网友们发洩不满情绪的渠道。寓意非正常死亡的「躲猫猫」,典出自云南狱中一名男囚被狱方殴打致死,却对外伪称其「躲猫猫」撞墙而死的奇案。
大陆警方跨省追捕多名民权人士后,网友自创了「谢绝跨省」、「打酱油」、「只是围观」等免责声明。「不要拿法律做挡箭牌」、「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均为敏感政治社会事件后令公众吐槽不已的官方回应。
流行语中还有不少单字,例如「囧」(表情字,发音jiong)、「汗」(汗颜)、「雷」(被雷噼中一样难受)、「倒」(昏倒)。
英文和数字几乎每贴必见,其中不少是单纯的中文谐音或缩写,例如「BT」(变态)、「BH」(慓悍)、「LP」(老婆)、「LG」(老公)、「LZ」(楼主,主贴作者)、「JP」(极品)、「NC」(脑残)、「CJ」(纯洁)、「WS」(猥琐)、「818/开8」(八卦)、「V5」(威武、有魄力)、「88」(拜拜)、「9494」(就是就是)。
部分英文则是作为被大陆当局屏蔽词汇的替代词,或影射当权者,例如「ZF」(政府)、「D/GCD/CCP」(共产党),胡core(胡锦涛),CCAV(CCTV,中央电视台),也有「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YY」(意淫)等贬损人的用语。
中文流行词则更是门类繁多,其中占大多数的是网民出于有趣好玩的心理,将传统词汇读音进行改动后「创新」出来,如今爆红网路的「神马」(什么)、「肿么」(怎么)、「孩纸」(孩子)、「油菜」(有才)、「稀饭」(喜欢)、「口耐」(可爱)、「偶」(我)、「酱紫」(这样子)、「斑竹/版猪」(版主)、「有木有」(有没有)、「兰州」(楼主)、「去屎」(去死)、「蛋定」(淡定)、「内牛满面」(泪流满面)、「杯具/餐具」(悲剧/惨剧)均属此类,不胜枚举。
流行语中也有不少外来词,日韩流行文化对流行词影响尤其大。「御姐」(强势熟女)、「正太」(可爱小男孩)、「萌」(可爱单纯)、「控」(迷、极端爱好者)、「宅」(家里蹲)等直接源于日本漫画。「大叔」(魅力熟男)来自韩剧里女性对比自己年长男性的称唿。从欧美语言文化则创新出了「萝莉」(Lolita,女童、未成年少女)、「马克」(标记)、「拉拉」(Lesbian,女同性恋者)、直男(straight,异性恋者)、「OMG」(Oh My God,我的天哪)等词。还有模仿台湾口音「叔叔」一词发音派生出来的「蜀黍」。这些外来流行语再进行排列组合,便又衍生出「大叔控」、「萝莉控」、「正太控」、「御姐控」、「宅男宅女」、「怪蜀黍」等众多词汇。
部分流行语内含「典故」,不仅折射出中国社会各种荒诞现象,也成为网友们发洩不满情绪的渠道。寓意非正常死亡的「躲猫猫」,典出自云南狱中一名男囚被狱方殴打致死,却对外伪称其「躲猫猫」撞墙而死的奇案。
大陆警方跨省追捕多名民权人士后,网友自创了「谢绝跨省」、「打酱油」、「只是围观」等免责声明。「不要拿法律做挡箭牌」、「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均为敏感政治社会事件后令公众吐槽不已的官方回应。
流行语中还有不少单字,例如「囧」(表情字,发音jiong)、「汗」(汗颜)、「雷」(被雷噼中一样难受)、「倒」(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