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群:粒子研究嘉惠医疗
尔湾加大华裔物理及天文系教授陈慕群(Mu-Chun Chen,前译陈慕昌)9日指出,诺贝尔物理奖两名得主在半世纪前假设有「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存在,该项假设于去年7月获得证实,下一步研究学者将探讨该粒子是如何与其他粒子交互作用,从而可望协助人类瞭解宇宙是如何形成。而她的角色在解释实验室被观测到的现象所代表的意义,自谦是个辅助角色。
尔湾加大物理及天文系现有46位教授,包括陈慕群在内的八位教授,由于多年来从事相关研究,被业界认为对半世纪后研究学者证实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当年提出的前述假设所言不虚,迭有贡献。这两位得主是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他们在1964年分别提出一种能赋予宇宙万物质量的基本粒子存在的假设,解释物质如何取得质量,形成星球和整个宇宙。
去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已以大型强子对撞机找到与希格斯玻色子「相符」的新粒子,证实「希格斯玻色子」存在,也肯定希格斯与恩格勒的成就。
1996年台大物理系毕业的陈慕群,来美后的博士研究主题,即在探讨上帝粒子是如何让粒子具有质量。她说,两位物理奖得主虽早在50年前就提出假设,但只是理论,尚须实验验证。
陈慕群说,投入相关研究的学者及学生其实不计其数,而该校八位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有美国土生土长,也有来自俄国、印度、加拿大等不同国家,经常互相交流。虽然有关粒子的研究成果,不见得能马上应用在广泛用途上,但截至目前为止,已看到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室发明万维网(World Wide Web),而一些医疗检测图像也是粒子研究引伸应用的成果。
2006年起开始在尔湾加大教书的陈慕群,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台湾中兴大学退休教授陈明造,母亲是台中商专退休教师蔡丽蓉。
尔湾加大物理及天文系现有46位教授,包括陈慕群在内的八位教授,由于多年来从事相关研究,被业界认为对半世纪后研究学者证实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当年提出的前述假设所言不虚,迭有贡献。这两位得主是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他们在1964年分别提出一种能赋予宇宙万物质量的基本粒子存在的假设,解释物质如何取得质量,形成星球和整个宇宙。
去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已以大型强子对撞机找到与希格斯玻色子「相符」的新粒子,证实「希格斯玻色子」存在,也肯定希格斯与恩格勒的成就。
1996年台大物理系毕业的陈慕群,来美后的博士研究主题,即在探讨上帝粒子是如何让粒子具有质量。她说,两位物理奖得主虽早在50年前就提出假设,但只是理论,尚须实验验证。
陈慕群说,投入相关研究的学者及学生其实不计其数,而该校八位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有美国土生土长,也有来自俄国、印度、加拿大等不同国家,经常互相交流。虽然有关粒子的研究成果,不见得能马上应用在广泛用途上,但截至目前为止,已看到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室发明万维网(World Wide Web),而一些医疗检测图像也是粒子研究引伸应用的成果。
2006年起开始在尔湾加大教书的陈慕群,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台湾中兴大学退休教授陈明造,母亲是台中商专退休教师蔡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