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难船民独子 找到葬父墓园
黄Denny的父亲在他十岁时离开福州连江琯头,搭乘金色冒险号来美。1993年6月6日接近长岛海滩时,为逃避执法人员拘捕,被其他乘客目击跳船寻求自由,之后音讯全无。20年来,妻子一直坚信他只是失踪。身为独子的黄Denny不顾母亲反对,也选择来美,但九年来始终找不到父亲的下落。
●无人认领 6尸合葬
6月初,就在该事件20周年的前夕,透过世界日报和华人善终基金会的协助,黄Denny在新泽西的一座墓园内,跪倒在一面刻着「金旅号难胞公墓」的墓碑下,那里埋葬了六名当时无人认领的金色冒险号遇难者,黄Denny伤怀地说:「终于知道以后父亲忌日可以到哪里看他了」。
黄Denny回忆,父亲自幼家中贫困,小学没毕业便开始打工,爷爷过世时,14岁的他扛起一家重担,制作竹器,抚养五个弟妹。因为家乡很多人都偷渡来美,38岁的父亲也选择上船。年幼的他,只知道爸爸出国了。印象中母亲曾说,父亲从泰国寄信回家,告知一切平安。
●遇难照片 确认出事
事件发生后,家乡蛇头四处逃窜。不久,地方政府官员通知,办公室有遇难者照片,唿吁家属去辨认,家人才知道出事了。因为父亲一直未联络,他与母亲去认照片,但印象中遇难者多数面部浮肿,还有被鱼咬过的痕迹,难以辨认。与父亲一起偷渡的姑父,从宾州约克监狱写信回来告知,父亲当时叫他一起跳船,他想回船舱内拿一件外套,但再回头时,父亲已不见踪迹。
华文媒体后来也刊登了认尸消息,黄Denny说,纽约的乡亲见报通知当时人在纽约的姑姑、叔父。两人发现一具尸体的体型、特徵与父亲有八成相似,口内也有一颗金牙,但面部无法辨认。两人被採集染色体样本,等待通知。但叔叔在隔年过世,姑姑是父亲同母异父的妹妹,两人都刚到美国一年多,不懂英文,也不知如何找政府帮忙,迟迟未接获通知,最后不了了之。
黄Denny说,这些年来家乡的母亲仍不愿承认现实,一直相信丈夫只是失踪。许多人曾想帮忙,都因怕她伤心而作罢。不想刺激母亲,他也很少提及此事。「我很早就接受事实」,他认为父亲是个顾家的人,不可能这么多年不与家人联络。记忆中,父亲负责、乐观、心胸宽大。爷爷过世前曾交代,如果无力抚养六名子女,可以送到孤儿院。但奶奶不肯,父亲也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弟妹。
●来美打工 找埋骨处
初中毕业后,没学历、没工作,黄Denny家中经济一直未改善。与家乡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学习厨艺,准备出国。因为父亲的经历,母亲极力反对,想要脱离贫穷,也想打听父亲的下落,19岁的他踏上旅程。
2003年,黄Denny在维吉尼亚州的餐馆打工,没有中文报纸,还是同乡事后告知有金色冒险号十周年纪念活动,错过接触当初相关人员的机会,他非常懊恼。这些年来,他在长岛开了餐馆,也娶妻生子,但一直找不到父亲埋骨之处,每年6月6日,想看看父亲,却不知从何找起,他都感觉自己很无能,「我不指望找回遗体,只想知道父亲葬在哪里,以后可以有地方祭拜」。
●陈麦洁明 告知墓地
通过热心人士联络,华人善终基金会创办人陈麦洁明告知,当时共有六具遗体无人认领,最后被合葬在新泽西林登(Linden)的Rose Hill墓园第53区46排的1及2号墓地。得知消息,黄Denny心情激动,不停啜泣。他曾在该小镇开店两年,「每天都开车经过墓园,没想到父亲就在我身边」。
黄Denny打算尽快带家人去祭拜父亲。对于如何向孩子解释,他认为孩子还太小,无法理解,但将来会跟他们说实话,想用爷爷的故事教育他们求上进,「贫穷并不可耻,爷爷为了养活一家人,选择偷渡,但遇到意外」 。
●无人认领 6尸合葬
6月初,就在该事件20周年的前夕,透过世界日报和华人善终基金会的协助,黄Denny在新泽西的一座墓园内,跪倒在一面刻着「金旅号难胞公墓」的墓碑下,那里埋葬了六名当时无人认领的金色冒险号遇难者,黄Denny伤怀地说:「终于知道以后父亲忌日可以到哪里看他了」。
黄Denny回忆,父亲自幼家中贫困,小学没毕业便开始打工,爷爷过世时,14岁的他扛起一家重担,制作竹器,抚养五个弟妹。因为家乡很多人都偷渡来美,38岁的父亲也选择上船。年幼的他,只知道爸爸出国了。印象中母亲曾说,父亲从泰国寄信回家,告知一切平安。
●遇难照片 确认出事
事件发生后,家乡蛇头四处逃窜。不久,地方政府官员通知,办公室有遇难者照片,唿吁家属去辨认,家人才知道出事了。因为父亲一直未联络,他与母亲去认照片,但印象中遇难者多数面部浮肿,还有被鱼咬过的痕迹,难以辨认。与父亲一起偷渡的姑父,从宾州约克监狱写信回来告知,父亲当时叫他一起跳船,他想回船舱内拿一件外套,但再回头时,父亲已不见踪迹。
华文媒体后来也刊登了认尸消息,黄Denny说,纽约的乡亲见报通知当时人在纽约的姑姑、叔父。两人发现一具尸体的体型、特徵与父亲有八成相似,口内也有一颗金牙,但面部无法辨认。两人被採集染色体样本,等待通知。但叔叔在隔年过世,姑姑是父亲同母异父的妹妹,两人都刚到美国一年多,不懂英文,也不知如何找政府帮忙,迟迟未接获通知,最后不了了之。
黄Denny说,这些年来家乡的母亲仍不愿承认现实,一直相信丈夫只是失踪。许多人曾想帮忙,都因怕她伤心而作罢。不想刺激母亲,他也很少提及此事。「我很早就接受事实」,他认为父亲是个顾家的人,不可能这么多年不与家人联络。记忆中,父亲负责、乐观、心胸宽大。爷爷过世前曾交代,如果无力抚养六名子女,可以送到孤儿院。但奶奶不肯,父亲也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弟妹。
●来美打工 找埋骨处
初中毕业后,没学历、没工作,黄Denny家中经济一直未改善。与家乡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学习厨艺,准备出国。因为父亲的经历,母亲极力反对,想要脱离贫穷,也想打听父亲的下落,19岁的他踏上旅程。
2003年,黄Denny在维吉尼亚州的餐馆打工,没有中文报纸,还是同乡事后告知有金色冒险号十周年纪念活动,错过接触当初相关人员的机会,他非常懊恼。这些年来,他在长岛开了餐馆,也娶妻生子,但一直找不到父亲埋骨之处,每年6月6日,想看看父亲,却不知从何找起,他都感觉自己很无能,「我不指望找回遗体,只想知道父亲葬在哪里,以后可以有地方祭拜」。
●陈麦洁明 告知墓地
通过热心人士联络,华人善终基金会创办人陈麦洁明告知,当时共有六具遗体无人认领,最后被合葬在新泽西林登(Linden)的Rose Hill墓园第53区46排的1及2号墓地。得知消息,黄Denny心情激动,不停啜泣。他曾在该小镇开店两年,「每天都开车经过墓园,没想到父亲就在我身边」。
黄Denny打算尽快带家人去祭拜父亲。对于如何向孩子解释,他认为孩子还太小,无法理解,但将来会跟他们说实话,想用爷爷的故事教育他们求上进,「贫穷并不可耻,爷爷为了养活一家人,选择偷渡,但遇到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