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谈狱中写作之路
17次遭禁止出境的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13日晚在国际笔会美洲中心(PEN American Center)在曼哈坦的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演讲,他于7月6日从中国云南中越边境进入越南,辗转取道波兰抵达德国,并自称为流亡人士。
廖亦武曾经因为写下诗歌「屠杀」,叙述六四天安门事件而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入狱四年。廖亦武被称为中国的Studs Terkel,他曾于今年初向中国要求参加国际笔会美洲中心在纽约举行的国际文学世界声音节,然而被禁止出境。
国际笔会美洲中心执行总监Steven L.Isenberg在开场白时,不仅赞许廖亦武坚持表达自己抗争的声音,并表达对至今仍关押在监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声援,督促中国政府早日实现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在当晚的活动上,廖亦武首先演唱了以黄河为主题的民谣,并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箫,稍后与作家Philip Gourevitch一起对谈,最后他还朗诵了诗歌「屠杀」的节选。
廖亦武回忆,在监狱的时候,周围有杀人犯、人口贩子等各种人,经常被迫要听他们的故事,「长久下去,我就变成录音机了」,而这些人之所以有表达欲望,是因为可能明天他们就要被执行枪决,而「我成为他们最后的听众」。他总共听了20几个死刑犯的故事,并且组织为死刑犯办「国家领导人级别」的葬礼,被人当做疯子。
廖亦武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政治作家或政治犯,而只是记录人们的故事。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言论自由,无论是死刑犯或是「农民皇帝」,都有表达的愿望,即使是在大街上卖菜的,他说:「在中国你只要有足够好的耳朵,你就能听到他们的故事,我只是有好的耳朵和好的记忆力。」
廖亦武还带来新书「上帝是红的:基督教如何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秘密故事」 (God Is Red: The Secret Story of How Christianity Survived and Flourished in Communist China),该书于昨日正式在美国出版,主要讲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徒在共产党早期执政时所受到的迫害。廖亦武认为新书中受迫害的基督教徒主要渴望的仍是「自由」,和他一直追求的言论自由是一致的。
廖亦武所着「中国底层访谈录」一书2001年在台湾出版,他也因为该书2008年发行英文选译本版而受到西方读者瞩目。该书採用问答的形式,2001年其中一部分被「巴黎观察」(The Paris Review)翻译,2008年整本书被翻译。
该书推出后,他与北京当局之间原已相当紧绷的关系更加恶化。中国因为它而禁止廖亦武前往德国、澳洲、美国等地出席文艺活动,同时逼迫他立下不在海外推出作品的誓约。
廖亦武曾经因为写下诗歌「屠杀」,叙述六四天安门事件而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入狱四年。廖亦武被称为中国的Studs Terkel,他曾于今年初向中国要求参加国际笔会美洲中心在纽约举行的国际文学世界声音节,然而被禁止出境。
国际笔会美洲中心执行总监Steven L.Isenberg在开场白时,不仅赞许廖亦武坚持表达自己抗争的声音,并表达对至今仍关押在监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声援,督促中国政府早日实现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在当晚的活动上,廖亦武首先演唱了以黄河为主题的民谣,并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箫,稍后与作家Philip Gourevitch一起对谈,最后他还朗诵了诗歌「屠杀」的节选。
廖亦武回忆,在监狱的时候,周围有杀人犯、人口贩子等各种人,经常被迫要听他们的故事,「长久下去,我就变成录音机了」,而这些人之所以有表达欲望,是因为可能明天他们就要被执行枪决,而「我成为他们最后的听众」。他总共听了20几个死刑犯的故事,并且组织为死刑犯办「国家领导人级别」的葬礼,被人当做疯子。
廖亦武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政治作家或政治犯,而只是记录人们的故事。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言论自由,无论是死刑犯或是「农民皇帝」,都有表达的愿望,即使是在大街上卖菜的,他说:「在中国你只要有足够好的耳朵,你就能听到他们的故事,我只是有好的耳朵和好的记忆力。」
廖亦武还带来新书「上帝是红的:基督教如何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秘密故事」 (God Is Red: The Secret Story of How Christianity Survived and Flourished in Communist China),该书于昨日正式在美国出版,主要讲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徒在共产党早期执政时所受到的迫害。廖亦武认为新书中受迫害的基督教徒主要渴望的仍是「自由」,和他一直追求的言论自由是一致的。
廖亦武所着「中国底层访谈录」一书2001年在台湾出版,他也因为该书2008年发行英文选译本版而受到西方读者瞩目。该书採用问答的形式,2001年其中一部分被「巴黎观察」(The Paris Review)翻译,2008年整本书被翻译。
该书推出后,他与北京当局之间原已相当紧绷的关系更加恶化。中国因为它而禁止廖亦武前往德国、澳洲、美国等地出席文艺活动,同时逼迫他立下不在海外推出作品的誓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