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寿星公炼奶创办人真成寿星公
「寿星公,寿星公,你系好公公」,半个多世纪前从香港开始流行的童谣,日前再次在洛杉矶一位华裔人瑞的百岁寿宴上温馨响起,寿星公「蔡百岁」,正是越南「寿星公炼奶」华裔创办人蔡念因老先生。

当年为老闆的炼奶起名「寿星公」,并以「越南寿星公炼奶」为家族食品批零王国打下基础,如今自己真的成了「寿星公」,蔡老先生说,真不知是巧合还是福分。

黑白两色花斑荷兰牛,鹤髮童颜的寿星公,小小一罐寿星公炼奶,甜蜜伴随好几代华人成长,从香港到大陆、台湾和越南,再传到洛杉矶,与蔡念因创办的炼奶半个多世纪有许多传奇故事。

100年前出生的蔡老先生,祖籍广东三水,在乡下读小学,少年随父到香江,就读香港华仁书院,英文能朗朗上口。「那年代,普通家庭的孩子,读完中学就算有学识」,老寿星回忆,毕业后立刻投身洋行打工,华仁神父送他一技闯世界,英文不赖,又勤奋肯学,很快就备受瞩目。

当时这家香港的法国洋行代理已从荷兰进口炼奶,蔡念因的任务是每日「行街」,挨家挨户推销。日积月累,颇有心得:鬼佬的炼奶加上自家的名字,一定好记又好卖。

「寿星公」果然得到老闆赏识,「寿星公炼奶」很快传遍大街小巷,窜红香港、广州。

当「寿星公」渐进入东南亚巿埸时,日寇侵犯中国,香港沦陷。风雨飘摇之际,蔡念因受公司之命,举家迁往北越海防开拓东南亚巿场。「最开始,是骑单车卖炼奶」,蔡老先生回忆当年异国他乡创业,「做生意就是交朋友」,寿星公很快在越南家喻户晓:越式法国咖啡必定要加,早餐面包必定要涂搽,当时的小孩要加营养,妈妈用的也是「寿星公炼奶」。

「那时我爸真是忙得整天不着家」,蔡家最小儿子、南加州食品公会前会长蔡德荣说,他儿时的记忆是很少看到父亲,要不就是家中高朋满座,「但再忙,父亲几乎每天都要游泳」,当年的湄公河不算干净,就请船夫运到河中间再下水。每天如此,一生与水有缘的蔡念因,直到百岁大寿当天还游泳,「松松筋骨,吃饭好胃口」。

事业蒸蒸日上之际,蔡念因却被当时在越南安营扎宅的日军怀疑「和重庆有关」,鎯铛入狱,一关半年,每天小半碗猪糠粥,出狱时已剩半条命。好不容易盼到日本投降,迎接蔡家的却是北越赤化,多年建立的生意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全部财产收归国有。1955年 ,蔡家逃离北越,直奔南越西贡,「寿星公炼奶」很快东山再起,不到五年,蔡家更开了牛奶加工厂,并开始与友人集资创建当时西贡鼎鼎有名的「中正医院」。

「父亲是有福之人」,蔡德荣说,家中四兄四姊九个孩子,除母亲外,父亲还有一位红颜知己,情谊深深相伴走过几十年,也因此对诗词歌赋的钟爱,一生未减。

蔡家80年代初移民美国,「寿星公炼奶」也跟着到洛杉矶。「那时父亲和我每天拿着那些小罐子,走遍南加州大小超级市场和餐馆」,蔡德荣说,当时已高龄70几的父亲有个了得本事,每次出门绝不会空手回家,「拿到订单的奥秘就是大家都赚钱」,当时南加州很多商家对寿星公炼奶并不熟悉,「我父亲向商家保证卖不出去自己拿回,绝不让商家亏本」,商家禁不住老先生「软木硬泡」,每每将炼奶放在最显目位置。「寿星公炼奶」成为洛城越南咖啡、港式奶茶的「忠实伴侣」,家喻户晓。

如今寿星公炼奶在全美销售点已超过1000家,包括沃尔玛市场。

年届百岁,蔡老先生还是一刻不闲着,游泳、六通拳、打麻将、吟诗作赋、广交朋友、向有需要的社团慷慨解囊,「平日三餐最喜欢越南素肠粉,加点酱油和辣椒,一级棒」,老人说,鱼肉、豆腐和炒蛋也是他的家常便饭,「最爱的是热水加两勺寿星公炼奶」,几十年生活,每天就这样开始。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