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曙彤前夫遇害 探员:让案情水落石出
「每个探员的一生,都有一个破不了的案件让他耿耿于怀,今天要跟你说的这个案件,缠绕我20多年,就算章曙彤已经死了,也不等于这个案件结束,现在是时候让它有个水落石出的机会」。22年前负责调查前圣若望大学副校长章曙彤前夫蔡瑞丰(Ruey Fung Tsai,音译)枪击案的探员杜约翰(化名)日前接受本报专访,回忆这起悬案时仍情绪激动,他说,这时透过媒体诉说这起案子,是希望为死者伸冤。蔡瑞丰临死前留下的纸条上写着「是我妻子干的」,成为杜约翰多年来始终放不下的心结。
蓄着小鬍子的杜约翰看起来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陈查理,粗眉大眼的他,略方的脸庞上洋溢着一股正气,说起话铿锵有力。22年前的杜约翰是一名精力旺盛的凶杀组年轻探员,旺盛的精力也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在纽约市每年有2000起凶杀案发生,每名在凶杀组的探员平均只有一周时间去侦破一起凶杀案。
凶案复杂 纸条玄机
1990年7月20日,杜约翰接到一起在布碌崙发生的罕见华人凶杀案。「1990年的布许维克(Bushwick)几乎没什么华人,我们接报有华人在Suydam街被枪杀,这人叫Johnson,做织袜生意,在布许维克有一个仓库。他中枪的地点离仓库不远,头、背共中三枪,头上中的一枪令他的脸几乎全毁,送医抢救11天后身亡」。
杜约翰奉命侦办,但随着他越查越深,案情却越来越胶着,「凶杀案现场没留下任何凶器,也没抓到任何嫌犯」,他指Johnson中枪倒地前一刻转身看到兇手是一名华男,案件唯一人证、一名路过的非洲裔男子指出「看到一名亚裔男子开枪」,剩下的线索就是Johnson临死前写给探员的纸条,上面写着「是我妻子干的」。
Johnson中文名叫蔡瑞丰,遇害时仅37岁,来自台湾的他是当时少数在布许维克经商的华人。蔡瑞丰身世清白,没有树敌,被杀时仓库也没有被抢的迹象。「他是一个好人,唯一有动机杀他的,是当时在跟他办离婚的妻子,而且唯一的线索—他的纸条—也证实这一点」,杜约翰口中的这名妻子就是章曙彤。
「她是一个十分美艳和懂得利用女性魅力的神秘龙女(Dragon Lady)」,杜约翰回忆,「她永远都带着亲切的笑容,穿入时的服装,开宾士、住牙买加庄园,日子过得很优裕」。但这样光鲜亮丽的女子,是杜约翰认为最有可能杀害蔡瑞丰的兇手,「就算不是她扣的扳机,也可能是她指使的,这个罪名和真正开枪的人一样重」。
探员推测 离婚肇祸
杜约翰之所以如此肯定,除蔡瑞丰留下的纸条,还有他在查案过程中对章曙彤的观察。案发当时,蔡瑞丰和章曙彤正在谈离婚,当时Johnson在曼哈坦有一名同居女友,章曙彤也有其他罗曼史,两人的婚姻已走到谷底,「两人的离婚过程非常难看,主要是在小孩Steven的抚养权上有极大的争执」。
杜约翰认为「离婚」是促使章曙彤买凶杀人的动机,「章曙彤身为一个来自台湾的留学生,离婚会让她没面子,想想20多年前,一个离婚的女人要遭受多少冷言冷语,如果她又保不住自己的小孩,会有多绝望」。有了杀人动机,章曙彤还有买凶的机会,「章曙彤和在法拉盛的台湾竹联帮关系很好,她甚至和竹联帮混混有着超乎寻常的关系」。他表示以当时竹联帮的势力来说,雇用枪手杀人一点也不难,章曙彤很可能是透过竹联帮找到枪手,进行凶杀。
案发后章曙彤对丈夫死亡的淡定态度,更让杜约翰强烈怀疑章曙彤的涉案程度。杜约翰在案发后对遇害者的配偶进行例行问话,前往章曙彤位在牙买加庄园的豪宅,「我记得章曙彤听闻丈夫的死讯竟面无表情,她的冷静让人寒毛直竖」。
章案落幕 旧案再起
杜约翰对章曙彤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纽约时报11日也直指章曙彤是蔡瑞丰命案的主要关系人。据报导,案发当时,蔡瑞丰在自家仓库前,遭一个全身白衣的男子枪击,肩膀和背部共中三枪,其中两枪重击蔡瑞丰内脏。蔡瑞丰被警方发现时人坐在仓库内的椅子上,后被送进皇后区艾姆赫斯特医院急救,11天后死亡。送进医院的第二天,一名83分局探员在探访蔡瑞丰时,无法言语的蔡瑞丰写下纸条向探员表示,「我知道开枪的男人是谁,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以及「章曙彤付钱要那个男人来杀我」(Cecilia Chang was the person that paid the guy to shoot me)。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蔡瑞丰于1986年10月向法院提出离婚,法院文件显示,章曙彤与蔡瑞丰当时在盈余超过百万的织袜生意分配及儿子Steven的抚养权上产生极大争执,两人甚至曾在家中大打出手。章曙彤担心离婚法庭的财产判决对她不利,决定买凶杀人。圣若望大学自雇的侦探社「F.T.I. Global Risk and Investigations」蒐集到的证据,有超过三分之一显示章曙彤是蔡瑞丰命案的重要涉案人。
蔡瑞丰命案已经成为纽约市上万起悬案之一,杜约翰是当年侦办此案唯一仍在市警工作的探员,其他探员都已退休。这一切直到章曙彤11月初在审判期间上吊自杀,再起涟漪。杜约翰说,蔡瑞丰案随着章曙彤之死,反而可能有一个水落石出的机会,希望如果有任何人对案件知情,可致电布碌崙北区凶杀组(718)963-5370,或布许维克辖区83分局刑事组(718)574-1796。
蓄着小鬍子的杜约翰看起来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陈查理,粗眉大眼的他,略方的脸庞上洋溢着一股正气,说起话铿锵有力。22年前的杜约翰是一名精力旺盛的凶杀组年轻探员,旺盛的精力也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在纽约市每年有2000起凶杀案发生,每名在凶杀组的探员平均只有一周时间去侦破一起凶杀案。
凶案复杂 纸条玄机
1990年7月20日,杜约翰接到一起在布碌崙发生的罕见华人凶杀案。「1990年的布许维克(Bushwick)几乎没什么华人,我们接报有华人在Suydam街被枪杀,这人叫Johnson,做织袜生意,在布许维克有一个仓库。他中枪的地点离仓库不远,头、背共中三枪,头上中的一枪令他的脸几乎全毁,送医抢救11天后身亡」。
杜约翰奉命侦办,但随着他越查越深,案情却越来越胶着,「凶杀案现场没留下任何凶器,也没抓到任何嫌犯」,他指Johnson中枪倒地前一刻转身看到兇手是一名华男,案件唯一人证、一名路过的非洲裔男子指出「看到一名亚裔男子开枪」,剩下的线索就是Johnson临死前写给探员的纸条,上面写着「是我妻子干的」。
Johnson中文名叫蔡瑞丰,遇害时仅37岁,来自台湾的他是当时少数在布许维克经商的华人。蔡瑞丰身世清白,没有树敌,被杀时仓库也没有被抢的迹象。「他是一个好人,唯一有动机杀他的,是当时在跟他办离婚的妻子,而且唯一的线索—他的纸条—也证实这一点」,杜约翰口中的这名妻子就是章曙彤。
「她是一个十分美艳和懂得利用女性魅力的神秘龙女(Dragon Lady)」,杜约翰回忆,「她永远都带着亲切的笑容,穿入时的服装,开宾士、住牙买加庄园,日子过得很优裕」。但这样光鲜亮丽的女子,是杜约翰认为最有可能杀害蔡瑞丰的兇手,「就算不是她扣的扳机,也可能是她指使的,这个罪名和真正开枪的人一样重」。
探员推测 离婚肇祸
杜约翰之所以如此肯定,除蔡瑞丰留下的纸条,还有他在查案过程中对章曙彤的观察。案发当时,蔡瑞丰和章曙彤正在谈离婚,当时Johnson在曼哈坦有一名同居女友,章曙彤也有其他罗曼史,两人的婚姻已走到谷底,「两人的离婚过程非常难看,主要是在小孩Steven的抚养权上有极大的争执」。
杜约翰认为「离婚」是促使章曙彤买凶杀人的动机,「章曙彤身为一个来自台湾的留学生,离婚会让她没面子,想想20多年前,一个离婚的女人要遭受多少冷言冷语,如果她又保不住自己的小孩,会有多绝望」。有了杀人动机,章曙彤还有买凶的机会,「章曙彤和在法拉盛的台湾竹联帮关系很好,她甚至和竹联帮混混有着超乎寻常的关系」。他表示以当时竹联帮的势力来说,雇用枪手杀人一点也不难,章曙彤很可能是透过竹联帮找到枪手,进行凶杀。
案发后章曙彤对丈夫死亡的淡定态度,更让杜约翰强烈怀疑章曙彤的涉案程度。杜约翰在案发后对遇害者的配偶进行例行问话,前往章曙彤位在牙买加庄园的豪宅,「我记得章曙彤听闻丈夫的死讯竟面无表情,她的冷静让人寒毛直竖」。
章案落幕 旧案再起
杜约翰对章曙彤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纽约时报11日也直指章曙彤是蔡瑞丰命案的主要关系人。据报导,案发当时,蔡瑞丰在自家仓库前,遭一个全身白衣的男子枪击,肩膀和背部共中三枪,其中两枪重击蔡瑞丰内脏。蔡瑞丰被警方发现时人坐在仓库内的椅子上,后被送进皇后区艾姆赫斯特医院急救,11天后死亡。送进医院的第二天,一名83分局探员在探访蔡瑞丰时,无法言语的蔡瑞丰写下纸条向探员表示,「我知道开枪的男人是谁,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以及「章曙彤付钱要那个男人来杀我」(Cecilia Chang was the person that paid the guy to shoot me)。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蔡瑞丰于1986年10月向法院提出离婚,法院文件显示,章曙彤与蔡瑞丰当时在盈余超过百万的织袜生意分配及儿子Steven的抚养权上产生极大争执,两人甚至曾在家中大打出手。章曙彤担心离婚法庭的财产判决对她不利,决定买凶杀人。圣若望大学自雇的侦探社「F.T.I. Global Risk and Investigations」蒐集到的证据,有超过三分之一显示章曙彤是蔡瑞丰命案的重要涉案人。
蔡瑞丰命案已经成为纽约市上万起悬案之一,杜约翰是当年侦办此案唯一仍在市警工作的探员,其他探员都已退休。这一切直到章曙彤11月初在审判期间上吊自杀,再起涟漪。杜约翰说,蔡瑞丰案随着章曙彤之死,反而可能有一个水落石出的机会,希望如果有任何人对案件知情,可致电布碌崙北区凶杀组(718)963-5370,或布许维克辖区83分局刑事组(718)574-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