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悄然涨价 消费者未留意
随着全美物价上扬,牛奶零售价也一直攀升,随品牌不同,牛奶价格的增长幅度也不同,有业者指出今年以来牛奶价格浮动大约20%至30%;而就近一个月纽约曼哈坦华埠的牛奶价格浮动从0.2元至1元不等,不过在华人超市林立、竞争激烈的皇后区法拉盛则表现不明显。而涨幅原因,业者分析和市场大环境分不开,也受中美进出口政策变化影响。
虽然牛奶价格有涨价,但是消费者却普遍表示未有特别注意,华埠居民王先生感嘆,「什么都在涨,老百姓已经感觉不出来了」,他指出米价也涨得厉害;不过也有一些华人居民表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喜欢以豆浆来代替。
纽约每日新闻报日前报导,纽约地区半加仑牛奶的平均售价从2000年的1.47元上涨至去年2.06元,在2007年曾短期上涨至2.33元。扣掉通货膨胀因素,纽约牛奶价格上涨11%。而美国劳工统计局资料显示,全美城市地区同期的平均牛奶售价下降2.1%。今年3月,纽约地区牛奶价格再度上升,平均达半加仑2.20元。
据华埠德昌超市工作人员反映,半加仑牛奶价格在过去20天以来从1.99元调至2.49元;而中国城超市的一加仑Cream O Land牌牛奶从本周一从3.29上调至3.49元,大桶装Lactaid牛奶从一个月前的4.99元上调至5.99元,而同一品牌在华埠香港超市卖6.99元,中国城超市经理周先生表示,该品牌建议售价确为6.99元,但因进货较多,且新开张不久,希望能吸引客源。
周先生还认为,牛奶涨价有季节性因素,通常夏天较为便宜,冬天会变贵,他也指出,「涨价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所有原材料都在涨」。
在全美拥有11家分店的大中华超市集团总裁张利惠也指出牛奶并不是涨价最厉害的,像饮料店用的椰奶从十几元涨到30几元,牛肉和温哥华蟹等海鲜都在涨,不过他表示在华人超市竞争激烈的法拉盛,牛奶涨幅并不明显。
张利惠分析,如今很多美国食品出口到中国,相对美国国内货源减少,价格也随之提高;而中国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提高,也使得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食品价格攀高。
法拉盛居民李小姐也表示出同感,她说:「感觉美国本土产品价格波动没有那么明显,倒是从中国进口的日用品价格在提高。」
虽然牛奶价格有涨价,但是消费者却普遍表示未有特别注意,华埠居民王先生感嘆,「什么都在涨,老百姓已经感觉不出来了」,他指出米价也涨得厉害;不过也有一些华人居民表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喜欢以豆浆来代替。
纽约每日新闻报日前报导,纽约地区半加仑牛奶的平均售价从2000年的1.47元上涨至去年2.06元,在2007年曾短期上涨至2.33元。扣掉通货膨胀因素,纽约牛奶价格上涨11%。而美国劳工统计局资料显示,全美城市地区同期的平均牛奶售价下降2.1%。今年3月,纽约地区牛奶价格再度上升,平均达半加仑2.20元。
据华埠德昌超市工作人员反映,半加仑牛奶价格在过去20天以来从1.99元调至2.49元;而中国城超市的一加仑Cream O Land牌牛奶从本周一从3.29上调至3.49元,大桶装Lactaid牛奶从一个月前的4.99元上调至5.99元,而同一品牌在华埠香港超市卖6.99元,中国城超市经理周先生表示,该品牌建议售价确为6.99元,但因进货较多,且新开张不久,希望能吸引客源。
周先生还认为,牛奶涨价有季节性因素,通常夏天较为便宜,冬天会变贵,他也指出,「涨价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所有原材料都在涨」。
在全美拥有11家分店的大中华超市集团总裁张利惠也指出牛奶并不是涨价最厉害的,像饮料店用的椰奶从十几元涨到30几元,牛肉和温哥华蟹等海鲜都在涨,不过他表示在华人超市竞争激烈的法拉盛,牛奶涨幅并不明显。
张利惠分析,如今很多美国食品出口到中国,相对美国国内货源减少,价格也随之提高;而中国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提高,也使得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食品价格攀高。
法拉盛居民李小姐也表示出同感,她说:「感觉美国本土产品价格波动没有那么明显,倒是从中国进口的日用品价格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