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美父母为中国养女保存原生文化
「我想,我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是完全的美国人,或是完全的中国人。我想,我一向、也一直都会介于两者之间。」这是纪录片导演Linda Goldstein Knowlton作品「两者之间」(Somewhere Between)片尾的一句话。Linda为她从中国领养的女儿Ruby,拍了这部纪录片。

「虽然Ruby现在只有七岁,她还太小、还不会去思考文化认同的问题,」Linda说,「但是,从我们领养她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想,有一天,当她够大,她将如何看待她自己的身分和文化?」

Linda的考量也是许多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父母的考量。他们爱他们领养自中国的孩子,视如己出,也明白孩子来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

他们中多数很重视孩子的原生文化,他们安排孩子学中文、学中国舞蹈、学中国乐器,带着孩子庆祝农历新年、端午吃粽子、中秋节赏月。他们之中很多人原本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领养中国孩子后甚至也开始学中文。

今年农历年,Linda和丈夫Don让Ruby穿上红色的中国旗袍,参加汉庭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的蛇年迎春活动。在家里他们让刚学会写中文的Ruby写春联,贴在大门口。

Linda的朋友莫苏珊(Suzy Mozer)在汉亭顿图书馆工作,每年也都带着她领养自中国的女儿莫国书参加图书馆的迎春活动。

莫国书没有英文名字。在家里她被叫做「书书」。莫苏珊说,「我特意保存她的中文名字,因为那是她的身分。」

中国年已经成为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每年必不可少的节目,但是莫苏珊说,「平常的日子我们也尽量过得很中国。有机会就去饮茶,平常经常去中国人聚集的地区逛逛。」

Linda说,「自我认同是每个孩子成长必经的过程,希望Ruby喜爱中华文化并以此自豪,因为那是她从血液里带来的一部分。」莫苏珊也说,「引导孩子喜爱原生文化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我爱她,我爱她原来的样子,我希望她也为她的出身自豪。」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