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金山人语》习近平时代
「18大」将于11月8日举行,舆论已将中国政改的希望,寄託于18大后接班的习近平身上。

具有中共背景的「学习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胡锦涛已错过十年的改革机会,习近平必须急起改革,未来两、三年对中国的发展尤其重要。但是,习近平会进行政改吗?

如果说政改指的是「民主改革」,譬如多党制和民选中央和地方领导人等,那是绝不可能的。第一,中共控制军队和公安,仍全面控制社会,民众的抗议只属偶发,还未对中共造成威胁,中共无必要推行这样的政改。

第二,中共以发展经济为首务,只要经济能持续发展,不致衰退和崩溃,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对政府的不满就不会发展至危机状态。

如果说政改是「体制改革」,包括更严厉地打击官员贪腐(例如利用财产申报制追查收入)、让地方政府的收地政策合理化、减少国企特权、减税鼓励私企、以及让农村人口比较容易迁进城市等,这些改革是中共和习近平愿意推行的,问题只是速度和力度而已。

从习近平成为接班人的过程,可看出他倾向于争取党内共识的施政方向。江泽民和胡锦涛都是邓小平指定的接班人,习近平却不是,他在2007年17大成为常委,以及后来得以确立为接班人,是党内妥协的结果。争取党内共识也必将成为他未来施政(尤其是头五年)的基本取向。

至今为止,习近平没有说明他的施政方向,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他必须争取共识,另一方面也切合他过去透露过的发展观。报载,一个多月前,他见过前总书记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说到中国发展须「稳中求变和求进」。

美国中国通孔恩(Robert Kuhn)2010年出版的「中国领导人的想法」(How China's Leaders Think)也透露,习近平认为,中国发展经济虽有成,但不能自满,必须如履薄冰,认清形势,随时作出调整,订出更新更高的目标。

从习近平的稳中求变和求进的发展观出发,不难看出,中国未来仍以发展经济为首要工作,而发展经济则以维持增长为主要目标(虽然增长率不再是30年来的9.5%,而是保八或者更低),对内可藉此安抚人心,对外则力追全球经济第一大国的美国。

尤其关注的是,须随时因应形势,调整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发展策略,不仅是邓小平争取中国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也应该是「近平时代」的目标。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