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雪枝 四代同堂幸福妈妈
(前言)母亲,在每个人心目中最亲爱的人。为了养育子女,她们含辛茹苦,就算牺牲自己,也毫无怨言。在5月12日母亲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系列报导,向大家介绍华人社区里平凡而伟大的妈妈们。
秉持传统的观念和伦理道德,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尽管后代已经融入了其他族裔,在刘陈雪枝和夫婿的言传身教下,刘家人互敬互爱,互相扶持,其乐融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家庭。
84岁的刘陈雪枝,今年被儿女推荐参加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主办的幸福妈妈活动,和夫婿刘鼎华育有一子五女、12个孙辈和五个曾孙,目前夫妇二人和儿子一家住在北法拉盛。
刘陈雪枝的儿媳刘淑华说,婆婆是台湾基隆人,从小接受的是日式教育,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因为家境不错,婆婆当年曾考上北一女,后来读了省女高,公公则出身于医生世家。两人20岁不到就认识结婚,之后婆婆在省立基隆医院会计部门工作,公公则在税捐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相当幸福。尤其是婆婆,身为职业妇女,也保有传统妇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美德,尤其擅长烹饪,宴客菜或台式传统料理都难不倒她。
1980年代,受刘鼎华在美国兄弟的邀请,当时年近50岁的刘陈雪枝和夫婿变卖在台湾的财产,移民来美,重新开创人生。之后六个子女和他们的家人也陆陆续续来美,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刘家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很快打出一片新天地。
「那时候,家中有人先买了房子,大家就都搬过去一起住,省下钱再买房子。」刘淑华回忆说,因为这样,孙辈们也都是一起长大,彼此的感情很深。而刘陈雪枝则帮忙照顾这些孙辈,大家也自然而然从祖父母身上学习到传统美德。
如今儿女们虽然各自事业有成,孙辈们也都大学毕业,但大家对这个大家庭都有深深的眷恋。每到农历新年的时候,刘陈雪枝和夫婿都会带着全家大小一起举行party庆祝,然后发红包,大家一起打麻将,过传统的中国年。刘陈雪枝做的拿手菜,更是全家人最喜爱的美食。这样浓郁的家庭气氛,让后来加入的其他族裔成员们都对回家庆祝节日嚮往不已。
秉持传统的观念和伦理道德,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尽管后代已经融入了其他族裔,在刘陈雪枝和夫婿的言传身教下,刘家人互敬互爱,互相扶持,其乐融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家庭。
84岁的刘陈雪枝,今年被儿女推荐参加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主办的幸福妈妈活动,和夫婿刘鼎华育有一子五女、12个孙辈和五个曾孙,目前夫妇二人和儿子一家住在北法拉盛。
刘陈雪枝的儿媳刘淑华说,婆婆是台湾基隆人,从小接受的是日式教育,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因为家境不错,婆婆当年曾考上北一女,后来读了省女高,公公则出身于医生世家。两人20岁不到就认识结婚,之后婆婆在省立基隆医院会计部门工作,公公则在税捐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相当幸福。尤其是婆婆,身为职业妇女,也保有传统妇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美德,尤其擅长烹饪,宴客菜或台式传统料理都难不倒她。
1980年代,受刘鼎华在美国兄弟的邀请,当时年近50岁的刘陈雪枝和夫婿变卖在台湾的财产,移民来美,重新开创人生。之后六个子女和他们的家人也陆陆续续来美,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刘家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很快打出一片新天地。
「那时候,家中有人先买了房子,大家就都搬过去一起住,省下钱再买房子。」刘淑华回忆说,因为这样,孙辈们也都是一起长大,彼此的感情很深。而刘陈雪枝则帮忙照顾这些孙辈,大家也自然而然从祖父母身上学习到传统美德。
如今儿女们虽然各自事业有成,孙辈们也都大学毕业,但大家对这个大家庭都有深深的眷恋。每到农历新年的时候,刘陈雪枝和夫婿都会带着全家大小一起举行party庆祝,然后发红包,大家一起打麻将,过传统的中国年。刘陈雪枝做的拿手菜,更是全家人最喜爱的美食。这样浓郁的家庭气氛,让后来加入的其他族裔成员们都对回家庆祝节日嚮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