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混合」家庭 白思豪开风气之先
过去,白思豪和家人走在街上时往往引来奇异的目光,当他和妻子走进旅馆,服务台的职员都不知道他们是夫妇,路人也常误以为他们的孩子是领养的。「华尔街日报」报导,白思豪与其非洲裔妻子席琳.麦克雷(Chirlane McCray)的异族通婚关系,即使是在族裔多元化的纽约市街头,也曾是一大看点。如今,这种关系已成为白思豪入主市政厅的一大助力,同时他们和两个孩子已成为全国最突出的跨族裔家庭之一,这是观念改变的象徵。52岁的白思豪说:「可以这样说,我们代表了社会的某方面改变。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好的榜样。」在市长选战中,白思豪的家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族裔关系一向紧张的纽约市,展示出裔族和谐的一面。他是立场容易动摇的自由派,大半生从事政治工作,不过,他并非像他18岁女儿查拉 (Chiara)开玩笑所说的,他是一个「无趣的白人」。他利用家人宣传,引起共和党市长候选人罗德的批评,罗德说:「今年的选举是有关纽约市的未来,不是关于你的子女。」但麦克雷说,这是他展示出市民应看到的另一面,及使人对他更了解。白思豪准备入主市长官邸瑰西园 (Gracie Mansion)之际,适逢异族通婚的数字上升。根据丕优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2012年发表的报告,2010年的美国新婚夫妇中,15%是不同族裔或族群的结合,比1980年多逾一倍。2010年,纽约市有14.3%的新婚夫妇是异族通婚。纽约市的黑白配仍较少,只占3%。史丹福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罗森菲德(Michael Rosenfeld)说,即使46年前(1967年)联邦最高法院废除「反异族通婚法 (anti-miscegenation laws)」,跨族裔结合的障碍仍存在。他说:「种族实际上仍是婚姻最强大的分隔力量,甚于宗教、社会阶级和教育程度。」白思豪和麦克雷于1991在市政厅共事而认识,当时两人同为前市长丁勤时 (David Dinkins)工作。当年,布碌崙皇冠高地的非洲裔与哈西德派 (Hasidic)犹太裔关系紧张,并演变为骚乱。因此,那时是跨族裔结伴的敏感时刻。描述一名非洲裔男子与白人女子约会的电影「丛林热 (Jungle Fever)」也是这一年上映,这部片是由非洲裔电影人史派克.李(Spike Lee)执导。白思豪说:「当我们走进商店、餐厅、或其他地方,那里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我们不是一起的,经常都是这样。」他们说,当初,他们在地铁受到奚落,青少年向着他们大叫「丛林热」(即是非洲裔渴望亲近白人),令人不安。那时比现在更难将这种情况置之不理。有一次,他们入住一家汽车旅馆,但有一位职员不知道两人是一起的。白思豪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麦克雷说,在他们交往时,白思豪会到她住的布碌崙弗莱布许来接她,她会感到不自然。住在那里的主要是非洲裔。白思豪说:「很多人盯着(他们)看,直勾勾的盯着。」他说,他相信大多数人并非不怀好意。那时,即使他的自由派母亲马利亚 (Maria)也反对。麦克雷说:「在婚礼上,她 (马利亚)对我的一个朋友说,『我对这桩婚事非常不满』。」白思豪说,他们的女儿查拉出生后,他的母亲的态度改变了。2007年,他的母亲弥留时,视麦克雷为女儿。麦克雷说,她的家人较易接受白思豪,因她的外祖母是白人。他们夫妇定居布碌崙公园坡,获邻居接受。但即使如此,也要面对一些闲言。麦克雷回忆有一次推着查拉走出银行,查拉坐在婴儿车上,听见有人说:「她是收养的吗?」麦克雷说:「有好多次,别人不知道我是保母还是妈妈。」白思豪说,他与孩子一起时,也遇上类似情况,别人搞不清他与子女的关系。他们的密友罗拉.哈特 (Laura Hart)说,她相信一个跨族裔家庭住在瑰西园,将会引起回响。她说:「这将会改变全国、甚至全球对纽约的观感。白思豪和麦克雷这样的家庭,可以展示出纽约是多元化、宽容和开明的城市。」白思豪和麦克雷说,希望他们的家庭能够成为跨族裔家庭的榜样。不过,麦克雷说:「即使『跨族裔』这个词我也不喜欢,因我们属同一个种族:我们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