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父母助竞选 文宣人脉全搞定
随着亚裔政治势力崛起,参政意识抬头,今年选举年看到许多华裔候选人。这些在美国生长的年轻候选人都有父母亲在背后拉一把。他们动用自己的人脉帮儿子募款,或从旁提醒做事的「眉角」,或隐身于义工行列登门拜票,都是少见于美国的现象。

现年24岁的黄泰平(Thomas Wong)仍在南加大公共行政系攻读硕士学位,今年出马竞选圣盖博谷水局(San Gabriel Valley Municipal Water District)第三区理事,该区主要涵盖蒙特利公园市,使他成了蒙市历来最年轻的华裔候选人。

黄泰平的父母黄国樑和刘应溪以及两个哥哥曾全家出动,在蒙市为他举办募款餐会,受邀的社区人士和媒体名单几乎都由父母出面打点。他毕业于洛杉矶加大,大学主修经济、副修地理及环境研究。从小接受美国教育的黄泰平,中文说得不甚流利,中文文宣也靠父母帮忙润稿。

黄泰平在蒙市出生长大,他说,包括华裔在内的移民二代参选的挑战除了打进主流社会,还有争取华裔社区的支持,这是必须靠家长帮一把的门槛,过了就可以自己经营。

他表示,他的家庭就跟大多数华人家庭一样,父母亲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从小会盯他的课业。他说,「当我决定参选时,超级担心他们的反应」,因为华人多对政治冷感,他很怕父母反对,没想到父母不仅非常支持,还「下海」当义工,令他大感意外。

黄的父亲黄国樑为缅甸华侨,是加州交通局的退休工程师,母亲刘应溪则是台湾的眼科医师,两人在台湾相识,30多年前移民美国。

刘应溪说,对儿子参选感到很讶异,但「总是自己小孩,尽量帮就帮」。她表示,他们没有政治背景,就靠朋友口耳相传,本来以为办完募款餐会筹到足够款项就功成圆满,但由于黄泰平没有知名度,所以也帮着打电话和登门拜票。平日都要上班上课的一家人就利用周末扫街,她坦言,本来也对与陌生人攀谈感到却步,「渐渐习惯后倒也觉得有趣」。

联邦众议员第39选区民主党候选人陈介飞(Jay Chen),其竞选阵营的中文文宣均由父亲陈坤元一手包办,陈坤元笑称「我是帮他打杂的」。

陈坤元原来在药厂工作,后来经营骨董进出口生意。他表示,华裔候选人不仅要获得主流民选官员支持,也要争取华人选票才能胜选,而陈介飞是哈仙达冈拉朋地区教委,本身已累积足够人脉,不用他操心,但在美国出生长大的ABC不懂华人互动的「眉角」,不熟悉华人做事方式或对方背景,需要他特别提点。

陈坤元说,之前有人建议陈介飞出席活动时不要只身前往,「身边要带一个人比较有气势」,但又不好直接建议陈介飞,所以就透过他去说,「我就像是他与华人社区的桥梁」。

陈介飞与哥哥陈晓翊都毕业于哈佛大学。陈坤元澄清,华人当然都望子成龙,但兄弟俩人成就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之前做生意很忙,根本没时间督促他们课业。他说,「作父母的能帮就帮,但老实说都选众议员了,我们能帮的有限」。他强调,父母帮完就退到后面,尽量不过问、不干预。

陈坤元的说法道出华裔父母呵护子女的两难。黄泰平表示,他们需要父母支持,又必须保持适当距离,免得被认为没办法独当一面。刘应溪说,一家人拜票时会兵分三路,尽量不走在一起,她都以义工自称,为的就是怕太高调,小孩被误会不独立。她说,她希望黄泰平仍维持美式作风,也尽可能不要依靠父母,「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且走得长久」。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