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网友围观台湾大选
台湾这次总统、副总统大选,迄今两场候选人电视辩论,北京都准许网友透过网路收看、发表评论,这已是天大的「突破」,何以有此「德政」,箇中原因外界尚不了解。但能藉此让大陆网友知道台湾民主化的成果,民主即使未达理想境界,但亦属两岸交流中的一大突破和贡献了。
北京过去向来否定台湾民主化成就,官媒常藉立法院打群架等负面事件,宣扬台湾民主的幼稚肤浅,藉以扼制内部期待民主化的唿声。这次忽然对台湾开大门,到底是统战考量、对马英九政府善意交流政策的回应,抑或内部派系较劲后的「偶然」窗口,尚待日后发展验证,但让大陆网友接触台湾大选讯息,绝对是有利两岸交流的作为,应予肯定。
两岸关系要完全步入正轨,大陆「默认」中华民国不够,至少要「承认」台湾的确有个中华民国,从1949年政府从大陆迁台迄今,政权从未中断运作,如今且由这里的民众,依民众自由意愿以多数决票选自己的领导人。这个意涵包括投票行为、竞选过程品质高低、是否流于负面竞选、扒粪抹黑等都暂且不谈,至少人民意志有表达抒发的机会和制度,这就足够让部分大陆网友羡慕,心嚮往之了。
大陆网友给台湾大选的评论如「给力,太震撼,民主化好」「甚么时候大陆可以办国家主席直选辩论」「台湾是中华民族唯一希望」「党员干部都应该向马英九学习」「看看大陆各地的贪官污吏恶霸,哪一点比得过台湾?」显示大陆民智渐开,想封锁知识分子知的权利已难如登天,也无法制止网友的发言讨论,适度开放便成明智的出路。
道理很简单,北京想封也渐封不住、不改不行了。两岸实现三通交流后,现在每天陆客进出台湾上万人次,一出桃园或台北机场,成排密集插置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移民局查验证照、警察、海关……,说明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活生生在这里;进市区后,各地竞选旗帜、立委候选人宣传车、标语、传单、政见会,许多陆客团特地去政见会现场观摩,这些发展不是官方封得住,即使想封,但目击者回大陆会谈论、传扬,这就是两岸开放的代价和报偿。这方面马英九不无功劳。
台湾朝野都很在意大陆对台湾选举的尊重和感受,北京能敞开胸襟,或许是形势使然,台湾大选对给大陆确有启发先行意义。大陆网友透过网路看台湾大选或可借镜经验,望梅止渴,至少也有种虚拟的参与感。衡量大陆各种情势,基层开放民主已出发,逐步往上发展,民主早晚会成必要的工程,所谓中国特色,民意这一关,想逃也逃不掉了。
北京过去向来否定台湾民主化成就,官媒常藉立法院打群架等负面事件,宣扬台湾民主的幼稚肤浅,藉以扼制内部期待民主化的唿声。这次忽然对台湾开大门,到底是统战考量、对马英九政府善意交流政策的回应,抑或内部派系较劲后的「偶然」窗口,尚待日后发展验证,但让大陆网友接触台湾大选讯息,绝对是有利两岸交流的作为,应予肯定。
两岸关系要完全步入正轨,大陆「默认」中华民国不够,至少要「承认」台湾的确有个中华民国,从1949年政府从大陆迁台迄今,政权从未中断运作,如今且由这里的民众,依民众自由意愿以多数决票选自己的领导人。这个意涵包括投票行为、竞选过程品质高低、是否流于负面竞选、扒粪抹黑等都暂且不谈,至少人民意志有表达抒发的机会和制度,这就足够让部分大陆网友羡慕,心嚮往之了。
大陆网友给台湾大选的评论如「给力,太震撼,民主化好」「甚么时候大陆可以办国家主席直选辩论」「台湾是中华民族唯一希望」「党员干部都应该向马英九学习」「看看大陆各地的贪官污吏恶霸,哪一点比得过台湾?」显示大陆民智渐开,想封锁知识分子知的权利已难如登天,也无法制止网友的发言讨论,适度开放便成明智的出路。
道理很简单,北京想封也渐封不住、不改不行了。两岸实现三通交流后,现在每天陆客进出台湾上万人次,一出桃园或台北机场,成排密集插置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移民局查验证照、警察、海关……,说明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活生生在这里;进市区后,各地竞选旗帜、立委候选人宣传车、标语、传单、政见会,许多陆客团特地去政见会现场观摩,这些发展不是官方封得住,即使想封,但目击者回大陆会谈论、传扬,这就是两岸开放的代价和报偿。这方面马英九不无功劳。
台湾朝野都很在意大陆对台湾选举的尊重和感受,北京能敞开胸襟,或许是形势使然,台湾大选对给大陆确有启发先行意义。大陆网友透过网路看台湾大选或可借镜经验,望梅止渴,至少也有种虚拟的参与感。衡量大陆各种情势,基层开放民主已出发,逐步往上发展,民主早晚会成必要的工程,所谓中国特色,民意这一关,想逃也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