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盖博市闹剧 谁是赢家?
圣盖博市最近很热闹,为了廖钦和能否就任,市府大张旗鼓连开三天公听会,虽未公布花费多少,但据估算约开支10万元,其中包括市府人员、警消加班费,还有译员翻译费,最大支出是律师出席、咨询费,几乎占了四分之三。
圣盖博市单单为了阻止一位第二高票当选的新议员,就花了这么大笔公帑,让许多选民看不下去,甚至有白人市民站出来投书英文媒体,公开以「小丑」形容圣盖博市议会近期作为,更有人指出这是场「公审」闹剧。
说是闹剧,当事人或未必承认,但以落选人票决新当选人能否就任要开公听会,其中未迴避利益冲突,就值得商榷。
举办公听会是否符合市民利益,本就引起质疑,虽然市议会声称有民众检举,须找出「真相」,言之似成理,但此民众提出要找的「真相」是廖钦和本人并未在圣盖博市居住,不符合选举规定。而真相是,在选前市府经理、书记、选举办公室都核准廖钦和具有合法的被选举人资格,选后廖钦和提出的住址法律文件都符合选举法规的要求。
如今「真相」既已大白,但是在公听会上恣意地要求廖钦和公开财务资料、婚姻状况、私人信用等等个人隐私,此种手法,让一位将代表民意的议员接受一场犹如羞辱的「公审」,似乎是对未来可能监督市政的新科议员「下马威」,廖钦和即使就任,也只能算「惨胜」。
而市议会此次大动作,对第二高票当选人豆腐里挑骨头,也让本身公信力大打折扣,即使悬崖勒马终于给了廖钦和一个公道,同意其就任,但其事先置民意于不顾的作风,已遭致多数选民反感。
何况审视一位议员的人格与操守,採用公听会形式,日后是否任何一位市民质疑议员行为可议时,都可援用这次对付廖钦和的待遇,同样动用公帑,同样要求毫无保留的公布个人隐私,提出此议案的议员能否保证绝对一视同仁,比照适用。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民选官员出面力挺廖钦和的场合,出现了原住民叫阵,声称「你们华人有钱,就以为能抢走我们土地,作梦。」。圣市闹剧至此,不但显得荒诞,另外凸显的是似有人在指导这场闹剧,只是动用原住民维权的手法,意图挑拨种族关系,太过拙劣,也难博取共鸣。试问依这几位原住民的论点,全美国所有非原住民是否都该离开这片土地,更不得出任公职,美国还能称得上大熔炉的美国吗?
由上观之,圣市这场闹剧虽落幕,廖钦和固然是受害者,市议会本身公信力也受伤害,选民民意被扭曲,公帑被滥用,也是输家,唯有律师享有舞台又有收益,堪称是赢家。
圣盖博市单单为了阻止一位第二高票当选的新议员,就花了这么大笔公帑,让许多选民看不下去,甚至有白人市民站出来投书英文媒体,公开以「小丑」形容圣盖博市议会近期作为,更有人指出这是场「公审」闹剧。
说是闹剧,当事人或未必承认,但以落选人票决新当选人能否就任要开公听会,其中未迴避利益冲突,就值得商榷。
举办公听会是否符合市民利益,本就引起质疑,虽然市议会声称有民众检举,须找出「真相」,言之似成理,但此民众提出要找的「真相」是廖钦和本人并未在圣盖博市居住,不符合选举规定。而真相是,在选前市府经理、书记、选举办公室都核准廖钦和具有合法的被选举人资格,选后廖钦和提出的住址法律文件都符合选举法规的要求。
如今「真相」既已大白,但是在公听会上恣意地要求廖钦和公开财务资料、婚姻状况、私人信用等等个人隐私,此种手法,让一位将代表民意的议员接受一场犹如羞辱的「公审」,似乎是对未来可能监督市政的新科议员「下马威」,廖钦和即使就任,也只能算「惨胜」。
而市议会此次大动作,对第二高票当选人豆腐里挑骨头,也让本身公信力大打折扣,即使悬崖勒马终于给了廖钦和一个公道,同意其就任,但其事先置民意于不顾的作风,已遭致多数选民反感。
何况审视一位议员的人格与操守,採用公听会形式,日后是否任何一位市民质疑议员行为可议时,都可援用这次对付廖钦和的待遇,同样动用公帑,同样要求毫无保留的公布个人隐私,提出此议案的议员能否保证绝对一视同仁,比照适用。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民选官员出面力挺廖钦和的场合,出现了原住民叫阵,声称「你们华人有钱,就以为能抢走我们土地,作梦。」。圣市闹剧至此,不但显得荒诞,另外凸显的是似有人在指导这场闹剧,只是动用原住民维权的手法,意图挑拨种族关系,太过拙劣,也难博取共鸣。试问依这几位原住民的论点,全美国所有非原住民是否都该离开这片土地,更不得出任公职,美国还能称得上大熔炉的美国吗?
由上观之,圣市这场闹剧虽落幕,廖钦和固然是受害者,市议会本身公信力也受伤害,选民民意被扭曲,公帑被滥用,也是输家,唯有律师享有舞台又有收益,堪称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