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煦感恩 分享人生 激励后进
将满82岁的圣地牙哥加大教授钱煦日前应邀出席中美生物医学制药专业协会会议,畅谈一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并分享营造成功人生的秘诀。
年轻时即热爱运动的钱煦笑称,自己虽然跑起来不如以前快,但头脑清晰,思考力与40多岁时不相上下,令他特别感恩,也希望分享自己人生的故事,鼓励年轻一代发挥潜力。
出生在北京的钱煦来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思亮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台湾大学校长及中央研究院院长,哥哥钱纯是银行家,弟弟钱復是外交家。排行老二的钱煦说,他出生两三周后,父亲就独自赴美攻读博士,他成了三兄弟中唯一没有取英文名的儿子。钱煦并与观众分享他最爱的一张老照片,是钱思亮一家与其父钱建业法官三代同堂的合影。
中日战争爆发后,钱煦随家人迁居上海,在上海念小学及中学,也学会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上海有如他的第二故乡。钱煦从小就对数学特别有兴趣,高二以同等学历报考北京大学,原本想念理工,但因尚未修读解析几何之故,不符合报考资格,于是钱煦决定考预医科,并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医学系。钱煦讲起这段跳级考试的往事时说,生命中充满偶然,当年他偶然进入医学院,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念生理学博士时,又利用课余到纽约市立大学修读自己感兴趣的工程课程,可见自己仍未忘情理工,后来走上生物工程研究也有迹可循。
1948年12月,钱煦就读北大时,国民政府在北京沦陷前夕派了两部专机给北大,钱煦说,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上午通知走,当天下午就得上飞机,每个人只能随身带个小包,因此,北大许多教授都决定留下。他们一家人上飞机时发现30几个座位都没坐满,而且军机是从天坛的临时跑道起飞,全家人在仓促间不及多想就飞往上海及台北。钱煦说,如果当时他们没离开北京,家人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但不管选择哪条路都只有继续往前走,才能超越大环境对个人的局限。
钱煦强调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际整合的前瞻性,他的博士论文以研究交感神经系统在失血时的代偿作用为主,包含他最感兴趣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后来他在「科学」发表三篇论文,促成他与Richard Skalak合作,也使他从生理学转向分子生物及生物工程的研究。
在刚开始进行分子生物研究时,钱煦形容自己是在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中学习,常参加分子生物学家的研讨会,也与数学及工程学者合作进行分子生物模拟,到了90年代后,他开始组织学者间的研讨会,加强学术领域问的互相合作与交流,这是他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
钱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院士,2011年又获欧巴马总统颁发国家科学奖,但他表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及申请研究经费时常遇上挫折,每逢研究论文未获採用或是经费申请案被打回票,他会给自己半小时发洩失望的情绪,然后放下内心的感受,仔细阅读评语,并从中寻求改进的方向。
钱煦并透露自己善于运用时间的秘诀,他从小听惯了妈妈在家打麻将的声音,不论所在的环境多吵杂,他都可以专心阅读、写作。而不管他自己的工作多忙,只要女儿或学生向他提出问题,他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予以协助,他相信这种及时的关注,可以省掉日后许多麻烦。
年轻时即热爱运动的钱煦笑称,自己虽然跑起来不如以前快,但头脑清晰,思考力与40多岁时不相上下,令他特别感恩,也希望分享自己人生的故事,鼓励年轻一代发挥潜力。
出生在北京的钱煦来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思亮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台湾大学校长及中央研究院院长,哥哥钱纯是银行家,弟弟钱復是外交家。排行老二的钱煦说,他出生两三周后,父亲就独自赴美攻读博士,他成了三兄弟中唯一没有取英文名的儿子。钱煦并与观众分享他最爱的一张老照片,是钱思亮一家与其父钱建业法官三代同堂的合影。
中日战争爆发后,钱煦随家人迁居上海,在上海念小学及中学,也学会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上海有如他的第二故乡。钱煦从小就对数学特别有兴趣,高二以同等学历报考北京大学,原本想念理工,但因尚未修读解析几何之故,不符合报考资格,于是钱煦决定考预医科,并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医学系。钱煦讲起这段跳级考试的往事时说,生命中充满偶然,当年他偶然进入医学院,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念生理学博士时,又利用课余到纽约市立大学修读自己感兴趣的工程课程,可见自己仍未忘情理工,后来走上生物工程研究也有迹可循。
1948年12月,钱煦就读北大时,国民政府在北京沦陷前夕派了两部专机给北大,钱煦说,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上午通知走,当天下午就得上飞机,每个人只能随身带个小包,因此,北大许多教授都决定留下。他们一家人上飞机时发现30几个座位都没坐满,而且军机是从天坛的临时跑道起飞,全家人在仓促间不及多想就飞往上海及台北。钱煦说,如果当时他们没离开北京,家人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但不管选择哪条路都只有继续往前走,才能超越大环境对个人的局限。
钱煦强调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际整合的前瞻性,他的博士论文以研究交感神经系统在失血时的代偿作用为主,包含他最感兴趣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后来他在「科学」发表三篇论文,促成他与Richard Skalak合作,也使他从生理学转向分子生物及生物工程的研究。
在刚开始进行分子生物研究时,钱煦形容自己是在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中学习,常参加分子生物学家的研讨会,也与数学及工程学者合作进行分子生物模拟,到了90年代后,他开始组织学者间的研讨会,加强学术领域问的互相合作与交流,这是他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
钱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院士,2011年又获欧巴马总统颁发国家科学奖,但他表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及申请研究经费时常遇上挫折,每逢研究论文未获採用或是经费申请案被打回票,他会给自己半小时发洩失望的情绪,然后放下内心的感受,仔细阅读评语,并从中寻求改进的方向。
钱煦并透露自己善于运用时间的秘诀,他从小听惯了妈妈在家打麻将的声音,不论所在的环境多吵杂,他都可以专心阅读、写作。而不管他自己的工作多忙,只要女儿或学生向他提出问题,他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予以协助,他相信这种及时的关注,可以省掉日后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