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精神疾病与家族之相关(上)
「从2、3岁开始,家母就患有精神疾病,只是当时不懂,我只记得爸爸整天愁眉苦脸,妈妈不做家事,也从来没有主动抱过我,有时候还没来由的哭泣,并且自说自话。四年前,我唯一的儿子,也被诊断出罹患精神分裂症…」这是笔者一位五十来岁,腼腆、羞怯的忧郁症女患者,娓娓道出的精神疾病家族史。

精神疾病就像身体上其他疾病一样,其病因,有部分是来自遗传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精神疾病极可能发生在不只一位的家庭成员中(即所谓running in family)。而精神疾病其实与身体上的各种病症;譬如糖尿病、肝病、心脏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都一样是生病。只是一旦家庭成员罹患精神疾病,却使整个家庭一如笼罩着乌云,尤其是那份惊吓、慌乱、无助、忧伤的心情,更让整个家庭,从此永无宁日。

俗云:「食五谷杂粮,没有人不生病的。」但是一样是生病,却有不一般的心情负担,笔者即拟就当家庭成员罹患精神疾病时,与整个家族之相关事项,略作探讨。

笔者邻家的一位小婶,虽然是知识分子,有时过来串门子会说:「我家大伯,没有工作,正在服忧郁症的药,什么忧郁症,我看他根本就是发懒。」这是很典型的在缺乏精神疾病知识,或对精神疾病根本不以为然之下,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解读。因为心情─忧郁症患者的心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忧郁症带给当事者的郁郁悲悲心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局外人只看见患者凡事不做,嗜睡、易怒、焦躁、难以相处等,而不像大部分身体上的疾病,除了有明确的外显症状外,还可以透过检验室报告所提出的数据证明,有根据的指出其具体病症。再者,纵然有些精神疾病确实也表露了外显的行为症状,譬如自我对话(self-talk)、对空挥手做势(posturing)、失控的攻击倾向(uncontrolled aggression)、重复性冲动行为(repetition compulsion)─不断检查门窗、火烛开关,整天不停洗手,或对特定物品的惯窃等,到头来也是被人认为是坏胚子、因不务正业而行窃、或视其乖张行为为鬼魂附身,而招来乩童驱鬼,最后甚至因无法对治而将其弃养。笔者犹记得在自己小学时期〈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从学校回家的半途中,有一间荒僻废弃的小茅屋里,住有一位看不出其年纪,顶着一头打结的散髮、乌黑的指甲,且身披污秽不整衣着的女人,除了喃喃自语,有时还半裸着出没于巷弄间,人们对她不仅不理不睬,有时还会在她偶尔出来觅食时,驱赶、羞辱她。小时候,笔者还被吓唬着:「她是魔鬼,会来抓小孩的。」现在想想,这便是在知识未开,混沌不明之下,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种因应态度,以至造成延误治疗,见怪不怪。

当然也有些家庭,在面对精神疾病的家属时,不尽然全以负面态度处之。但是由于仍旧对患者症状的莫名所以与惊慌失措,虽然不至于不关心或弃置,但仍以业障、造孽、家族蒙羞等观念,而对患者的病态行为,处处迁就、息事宁人;或是将其关闭于内室,不知求医诊治,使得患者与家属双方,同时承受长期的煎熬与痛苦。因此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以及正视其存在的事实,将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罹患精神疾病的至爱亲人时,有正确的因应态度,除了协助患者及时接受必要的治疗外,并让自己因了解而提高包容力,成为患者最大的帮助者。(待续)

执笔者:许秀美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

(408) 916-1323 

www.chinesecounseling.org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