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写书 抒发亲情留纪录
世界日报举办的第二届「大家来写书」活动新书发表会将于26日举办,本届共有38本着作出版。第一届的活动吸引不少旅美华人踊跃投稿,广受好评,几位参加过第一届写书活动的作者今年还邀请朋友一道参加,投稿和入围书目都比去年多。发起「大家来写书」的目的是鼓励全美华裔为家族或个人留下文字纪录,让很多从未想过能够出书却酷爱写作的读者,将他们的人生经历编写成精采的故事并装订成册,留作宝贵纪念。
很多参加写书活动的作者都是借写书抒发对过世父母的思念之情。由旅居海外50多年的黄敬先撰写的「我的父亲黄百韬将军」,讲述其父在国共内战中殉国,他跟随母亲赴台的心路历程。全书有26篇文章及两封书信。作者从台湾来美留学,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
1931年出生于江苏的戴秀芬是「寄语何处」的作者,此书主要讲述作为一名山东流亡学生,自17岁离家,历经七省,跋山涉水7000里才落脚台湾,希望透过文字沖淡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戴秀芬2001年在高雄病逝,此书为其子吴雄世,现任职华盛顿大学代为整理出版,是一本珍贵遗作。
另外一本遗着来自包孝先的「从乱离到安顿,一个莱阳人的流亡路」,他曾经经历抗战、国共内战,过世后,由子女及故友带为整理出书。本书除了记录作者磨难的一生,也寄託了子女对其深深的思念之情。
参加第一届写书活动的山东济南人李耀增又撰写了「旅美散记之二,欧美游摘记」,除作者在美国、欧洲之旅摘要外,还有休斯顿岛的居住回忆。1991年来美,李耀增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游记。
应朋友蔡季男的邀请,出生香港长于台湾的甘汉鑌的「抱残守缺杂碎集」包括十多篇短文,内容包括作者家世、出游所见和怀念的朋友,主题虽繁杂但文字有科学论文的严谨性,又不乏散文的浪漫与感性。
曾担任喜瑞都中文学校副校长的蔡季男今年第二次参加写书活动,今年的「洛城赋」是他来美完成的诗词选集,共有百余首新诗和古典诗词。他是台湾人,1990年移民美国。
除了叙述个人经历,本届活动也有不少政治题材的书出版。例如张志渊的「洛城忆」讲述他当年在民航局服公职的诸多贡献,作为中华民国百年寿诞贺礼。还有韦玉华的「浮生一粟」,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联架构中,对两岸未来发展提出独到见解。
很多参加写书活动的作者都是借写书抒发对过世父母的思念之情。由旅居海外50多年的黄敬先撰写的「我的父亲黄百韬将军」,讲述其父在国共内战中殉国,他跟随母亲赴台的心路历程。全书有26篇文章及两封书信。作者从台湾来美留学,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
1931年出生于江苏的戴秀芬是「寄语何处」的作者,此书主要讲述作为一名山东流亡学生,自17岁离家,历经七省,跋山涉水7000里才落脚台湾,希望透过文字沖淡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戴秀芬2001年在高雄病逝,此书为其子吴雄世,现任职华盛顿大学代为整理出版,是一本珍贵遗作。
另外一本遗着来自包孝先的「从乱离到安顿,一个莱阳人的流亡路」,他曾经经历抗战、国共内战,过世后,由子女及故友带为整理出书。本书除了记录作者磨难的一生,也寄託了子女对其深深的思念之情。
参加第一届写书活动的山东济南人李耀增又撰写了「旅美散记之二,欧美游摘记」,除作者在美国、欧洲之旅摘要外,还有休斯顿岛的居住回忆。1991年来美,李耀增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游记。
应朋友蔡季男的邀请,出生香港长于台湾的甘汉鑌的「抱残守缺杂碎集」包括十多篇短文,内容包括作者家世、出游所见和怀念的朋友,主题虽繁杂但文字有科学论文的严谨性,又不乏散文的浪漫与感性。
曾担任喜瑞都中文学校副校长的蔡季男今年第二次参加写书活动,今年的「洛城赋」是他来美完成的诗词选集,共有百余首新诗和古典诗词。他是台湾人,1990年移民美国。
除了叙述个人经历,本届活动也有不少政治题材的书出版。例如张志渊的「洛城忆」讲述他当年在民航局服公职的诸多贡献,作为中华民国百年寿诞贺礼。还有韦玉华的「浮生一粟」,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联架构中,对两岸未来发展提出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