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招!盗身分新招 短信引人入壳
近期纽约接连发生身分盗窃模式案件,骗徒冒充银行发手机短信给信用卡持有人通报异常消费,进而骗取持卡人个人信息。由于诈骗手法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致使包括华人在内的手机持有人受害中招。有被冒充的银行表示,不会採用发短信来对客户进行安全警告或提醒,而只会採用直接打电话、在客户网上银行系统发出警报或发送邮件的方式沟通。
信用卡、银行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是否安全,自然也会引起每个人的关注和忧虑。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冒充发卡银行向受害人发布虚构的信用卡被盗用警报,利用人们对自己帐户安全急切的关注和忧虑,设下圈套,一不留神,这虚假的「帐号安全」警报将导致受害人的银行帐户和信用卡帐户真的亮起警报。
布碌崙的李先生在日前便收到了一条自称为「花旗银行卡防诈骗部门(Citi Cards Fraud Dept.)」的短信,询问是否在刚刚有一笔226.53元的乘车消费。若有,回覆1,若无,回覆2。同时还有一条号码为(800)386-6624的电话留言,也声称其花旗银行的信用卡消费存在异常。李先生表示当时正在布碌崙超市里买菜,那段时间来从未乘坐过计程车,因此没有多想,立即回覆了2。该号码立即自动回覆,感谢确定这是一笔欺诈消费,同时附上一号码为(866)517-5346的信用卡安全部门免费电话,让李先生与其联繫。
关心自己帐户安全心切,李先生立即用手机拨打了该号码。电话那头与常见的银行客服电话没有两样,自动语音答覆,输入键盘数字选择部门、服务种类等一应俱全。转入人工服务后,接线「客服」先详细询问了李先生姓名、卡号、生日和电话等个人情况,然后表示李先生的花旗信用卡确实存在异常消费情况,并向李先生确认最近的数笔消费纪录。李先生表示,该「客服」报出了数笔上百元的消费纪录,全都不是他所消费,不由得更加紧张,担忧信用卡已被多次盗用。但当「客服」报到一笔上千元的购买衣服消费时让李先生开始警觉起来,因为他的花旗银行信用卡信用额度只有1000元,无法一次性消费超过1000元。
而接下来「客服」开始让李先生提供社安号等更为隐私的个人信息时,李先生渐渐发觉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挂掉了电话,重新拨打了信用卡背面所印的客服电话,询问之下帐号并不存在异常,确认刚刚所谓「防诈骗部门警告」为骗局。李先生还发现,区号为866的免费电话号码若用座机拨通,则显示为中奖巴哈马旅游的电话留言,只有用手机拨通才能转至所谓的「信用卡安全部门」。
在网上搜索该诈骗短信中所提供的电话(866)517-5346,已经有不少受害者在网路上曝光这一骗局。这一号码与公司所常用的客服号码非常相似,且自动应答、手机数字键输入选择、自动应答转接人工客服等一应俱全,伪装得非常像真的,加上人们得知自己信用卡被盗用后焦虑的心情,情急之下还真很难发觉实为骗局。而一旦受害者把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和信用卡号都告诉所谓「客服」,相信过不久后,信用卡被盗用的不幸就会降临。
花旗银行信用卡部门的用户信息安全专员Richard提醒用户,花旗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採用发短信来进行安全警告或提醒,只会直接打电话、在客户网上银行系统发警报或发送邮件的方式。除此之外所有方式告知所谓信用卡被盗用等信息的,不论听起来如何真实可信,均可认定为诈骗。而像李先生这样,不小心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都透露给不法分子的,Richard建议立即冻结这张信用卡,同时向银行告知情况,补发一张新卡,以确保帐户的安全。
民众若碰到身分盗用或商业诈骗事件,可直接上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网站投诉,网址:www.ftc.gov/idtheft,也可致电FTC身分盗窃热线:(877) IDTHEFT(438-4338)。
信用卡、银行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是否安全,自然也会引起每个人的关注和忧虑。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冒充发卡银行向受害人发布虚构的信用卡被盗用警报,利用人们对自己帐户安全急切的关注和忧虑,设下圈套,一不留神,这虚假的「帐号安全」警报将导致受害人的银行帐户和信用卡帐户真的亮起警报。
布碌崙的李先生在日前便收到了一条自称为「花旗银行卡防诈骗部门(Citi Cards Fraud Dept.)」的短信,询问是否在刚刚有一笔226.53元的乘车消费。若有,回覆1,若无,回覆2。同时还有一条号码为(800)386-6624的电话留言,也声称其花旗银行的信用卡消费存在异常。李先生表示当时正在布碌崙超市里买菜,那段时间来从未乘坐过计程车,因此没有多想,立即回覆了2。该号码立即自动回覆,感谢确定这是一笔欺诈消费,同时附上一号码为(866)517-5346的信用卡安全部门免费电话,让李先生与其联繫。
关心自己帐户安全心切,李先生立即用手机拨打了该号码。电话那头与常见的银行客服电话没有两样,自动语音答覆,输入键盘数字选择部门、服务种类等一应俱全。转入人工服务后,接线「客服」先详细询问了李先生姓名、卡号、生日和电话等个人情况,然后表示李先生的花旗信用卡确实存在异常消费情况,并向李先生确认最近的数笔消费纪录。李先生表示,该「客服」报出了数笔上百元的消费纪录,全都不是他所消费,不由得更加紧张,担忧信用卡已被多次盗用。但当「客服」报到一笔上千元的购买衣服消费时让李先生开始警觉起来,因为他的花旗银行信用卡信用额度只有1000元,无法一次性消费超过1000元。
而接下来「客服」开始让李先生提供社安号等更为隐私的个人信息时,李先生渐渐发觉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挂掉了电话,重新拨打了信用卡背面所印的客服电话,询问之下帐号并不存在异常,确认刚刚所谓「防诈骗部门警告」为骗局。李先生还发现,区号为866的免费电话号码若用座机拨通,则显示为中奖巴哈马旅游的电话留言,只有用手机拨通才能转至所谓的「信用卡安全部门」。
在网上搜索该诈骗短信中所提供的电话(866)517-5346,已经有不少受害者在网路上曝光这一骗局。这一号码与公司所常用的客服号码非常相似,且自动应答、手机数字键输入选择、自动应答转接人工客服等一应俱全,伪装得非常像真的,加上人们得知自己信用卡被盗用后焦虑的心情,情急之下还真很难发觉实为骗局。而一旦受害者把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和信用卡号都告诉所谓「客服」,相信过不久后,信用卡被盗用的不幸就会降临。
花旗银行信用卡部门的用户信息安全专员Richard提醒用户,花旗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採用发短信来进行安全警告或提醒,只会直接打电话、在客户网上银行系统发警报或发送邮件的方式。除此之外所有方式告知所谓信用卡被盗用等信息的,不论听起来如何真实可信,均可认定为诈骗。而像李先生这样,不小心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都透露给不法分子的,Richard建议立即冻结这张信用卡,同时向银行告知情况,补发一张新卡,以确保帐户的安全。
民众若碰到身分盗用或商业诈骗事件,可直接上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网站投诉,网址:www.ftc.gov/idtheft,也可致电FTC身分盗窃热线:(877) IDTHEFT(438-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