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习近平的东海南海政策
习近平上台半年,他对东海和南海的政策已经明朗,那就是:在钓鱼台的纷争中,无论两岸三地民众如何期待政府强硬,北京都不会硬起来;如今又发生菲警卫队射杀台渔民的事件,北京虽说身分尴尬,但拒绝强硬已成既定政策。这种政策很值得关注,因为它可能是习近平政府未来十年的政策。

北京为什么拒绝强硬?大前提是和平崛起。中国正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要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这不单是中国政府的目标,也是全民的期待,如果这个历史性的民族目标达不到,后遗症将会极大。这也是习近平将2020年订为GDP翻一番的原因,现在的GDP是8兆美元,翻一番等于追近美国。

为了发展经济,中国需要美国。中国的内需最多只能达到GDP的一半,因此需要出口,而出口则需要美国的市场。中国又需要美国的科技,中国更需要美国每年吸纳大批留美生(2011-12学年大陆留美生达19万),以便吸取美国的经济知识,再海归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一代接一代的留美学生,将美国知识和观念带返中国,将成为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因为中国需要美国,所以中美关系只会走向合作,不会走向对抗。新任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接受「外交政策」访问时明白表示,中国希望中美合作而不是对抗,这个方向应是习近平重新订出的外交基本原则。与美国合作,换言之,即是在东海南海的问题上採取合作,要以和平方式去解决问题。

美国海军向来已在亚太有所部署,在中美合作的原则下,北京不会反对美国在东海和南海作为权力平衡的参与者;在东海,美国与日本联手,与中国构成三角关系的平衡,在南海,美国与东盟联手,与中或构成平衡。在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甚至超过美国加日本)之前,这种权力平衡是东海和南海维持和平的最重要机制。

上述的分析显示,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不希望与美国发生冲突,所以在东海和南海的纷争中,坚持採取磋商对话的政策;在这种政策下,没有发动战争的空间。就算是中日或中菲的船舰飞机发生擦枪走火,北京仍会以磋商去解决问题;如果只是渔民事件,北京更不可能採取什么强硬行动。当然,北京必然在口头上作出严词谴责,但谴责之余,却不可能有什么实际行动。北京的底线应是:只要岛屿不被占领,海底油源不被开採,一切都可拒绝强硬。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