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薛宗光跪拜贺年 四代同堂亲情浓
薛宗光一家四代同堂,住在皇后区贝赛。他的父母坚持传统,每年除夕由他担任司仪,主持家中的拜年仪式。向父母跪拜是孝道的表现,但对小孙子们,有机会练习中文学校教的吉祥话,还能拿到耀眼的红包,似乎更为有趣。

来美40多年,多年未回台湾和渖阳过年,对他而言,纽约已是自己的「老家」。

祖籍河北、出生于渖阳的薛宗光,六岁随父母移居台湾,28岁移民美国。由于子女已各自成家,每年固定团聚的日子,只剩中秋、端午、除夕。他认为父亲的坚持,加上有旗人血统的母亲重视传统,家中过年的特色是伦理观念。浓厚的年节气氛离不开食物,通常从每年必备的腊八粥开始,到冬至的汤圆,满足老人家的思乡情愁。

他说家中过年必备象徵「年年有余」的鱼,以及随着年岁渐长,主题逐渐由立业发财转为健康平安的春联。在美国,几乎时常买新衣,过去穿新衣过年的传统已不復见,但仍坚持除夕拜年、祭祖时,所有人需着正式服装,以示庄重。

每年除夕夜,薛宗光的父亲固定会迎出亲笔在红纸书写裱上金框的祖先神位,摆上鲜花素果,点香烛、燃纸钱,并唸诵自己写的祭文,带领全家人行三跪九叩礼,感谢祖先庇佑。他回忆,过去在台湾,除夕夜父母总会打开门窗、抽屉,在门口鸣放爆竹,高喊「财神爷请进」,接着将炮屑扫进家门,关门、关窗,表示「财神入门」。但纽约禁止放鞭炮后,总觉得少了些气氛。

除夕的拜年仪式十分传统,薛宗光与妻子、弟妹先依序跪拜父亲,再由自己的儿孙上前拜年,接着换他「坐大位」,接受儿孙及弟妹的子女跪拜,然后是弟妹受拜,最后儿子也坐上大位,强调的是长幼有序。年纪尚轻的孙辈,拜完一轮年,个个「荷包满满」,加上可用许多中文学校教的吉祥话讨老人家欢心,也将除夕视为一大乐事。围炉欣赏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转播,更成了全家人的共同盛事。

初一清早,身为长孙的薛宗光依例上香跪拜祖先。他与妻子分别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但不介意敬拜祖先。父亲每日也亲自祭祖,直到元宵节收起神位为止。薛宗光回忆,回老家过年是传统,他也曾随父母回过几次渖阳。但来美40多年,早已落地生根,也在长岛买了墓园,他已将纽约视为自己的「老家」。

回忆多年以前,薛宗光总会选一天假日,与家人到华埠办年货、吃饭、理髮、顺便看场电影,体验华埠浓厚的年节气氛。也对华埠从初一至十五鞭炮声不绝于耳印象深刻。年轻时他也爱带着孩子,到华埠买鞭炮、放沖天炮庆祝。在他看来,爆竹声是春节最重要的象徵。

孩子长大后,对传统节日已不感兴趣。但他仍视新年为难得的亲子互动机会,每年牵着孙子到华埠看舞龙舞狮,体验华人习俗。从孙子开心的脸庞,他看到了年少的儿子以及自己的童年回忆。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