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唯冠来美告苹果诈欺
中国深圳唯冠公司22日在上海法院吃败仗,无法阻止苹果在中国巿场使用iPad名称,以及出售iPad平板电脑。这项判决并未阻止唯冠在美国另闢战场。「华尔街日报」(WSJ)24日报导,唯冠在苹果硅谷总部附近的圣他克拉拉加州高级法院对苹果提起民事诉讼,告苹果诈欺。硅谷Haverstock and Owens LLP商标专利律师戴志成当天指出,苹果在世界各地购买商标名称,是美国公司在推出产品前,正常的交易行为。
华尔街报导指出,唯冠在诉状中控诉苹果以毫不相关的子公司,于2009年12月5万5000元向唯冠购买iPad商标,是「压迫、诈欺以及/或恶意」的行为。而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22日驳回唯冠诉讼,表示证据不足,并裁定苹果可继续在上海出售iPad。
戴志成表示,世界各地大公司在新产品或新商标推出之前,会委託法律公司或其它公司,出面来购买商标品牌(较能取得好价钱);然后再由这些委託公司将商标权转给大公司,「这是正常交易,以及常用的交易过程。」
「苹果可以聘用任何不相关的公司,委託这家公司向唯冠购买商标名称。」戴志成表示,这不存在「压迫、诈欺以及/或恶意」行为的问题。问题在购买时,所签的合约内容,是否有涉及到交易之后的实际执行,与合约内容「符不符合」的问题。
戴志成表示,因为没看到唯冠的控诉内容,现在还不能分析唯冠对苹果的诉讼细节。「比如说合约中是否有限制条款,有那些限制,都是未来控诉争议所在,」
戴志成表示,虽然当初苹果委託英国的公司来购买商标,是正常的交易过程;但是否能在这次唯冠诉讼案中得到胜利,还很难说。「法院要看商标交易过程、合约内容、有无诈欺、是否遵守合约,以及强有力的证据来判决。」
华尔街报导指出,唯冠在诉状中控诉苹果以毫不相关的子公司,于2009年12月5万5000元向唯冠购买iPad商标,是「压迫、诈欺以及/或恶意」的行为。而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22日驳回唯冠诉讼,表示证据不足,并裁定苹果可继续在上海出售iPad。
戴志成表示,世界各地大公司在新产品或新商标推出之前,会委託法律公司或其它公司,出面来购买商标品牌(较能取得好价钱);然后再由这些委託公司将商标权转给大公司,「这是正常交易,以及常用的交易过程。」
「苹果可以聘用任何不相关的公司,委託这家公司向唯冠购买商标名称。」戴志成表示,这不存在「压迫、诈欺以及/或恶意」行为的问题。问题在购买时,所签的合约内容,是否有涉及到交易之后的实际执行,与合约内容「符不符合」的问题。
戴志成表示,因为没看到唯冠的控诉内容,现在还不能分析唯冠对苹果的诉讼细节。「比如说合约中是否有限制条款,有那些限制,都是未来控诉争议所在,」
戴志成表示,虽然当初苹果委託英国的公司来购买商标,是正常的交易过程;但是否能在这次唯冠诉讼案中得到胜利,还很难说。「法院要看商标交易过程、合约内容、有无诈欺、是否遵守合约,以及强有力的证据来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