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新生代歌手李安森 词、曲、唱 样样行
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犹太裔,成长于皇后区森林小丘的李安森(Anson Li)五岁学吉他,四年级开始写歌。

他今年20岁,在纽约市立大学勃鲁克学院 (Baruch College) 主修商业管理及音乐。去年独力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后,网路人气扶摇直上,已在推特(Twitter)累积超过1万3000名歌迷。北起多伦多,南至奥兰多,去年寒暑假他与父亲轮流开车1万7000哩,在美加举行近50场歌友会。受皇后区图书馆邀请,他将于16日下午2时在法拉盛图书馆举行演唱会,与社区粉丝相聚。

李安森的父亲李晓全毕业于清华大学,1986年至来美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目前在纽约理工学院(NYIT)教授电脑。他回忆儿子童年时着迷背着一把吉他唱童歌的Daffi电视秀,总吵着要弹吉他。五岁时父母为他买了一把小吉他,送他到犹太社区课后班学吉他。「从此,吉他就像我的第三只手臂,是表现情感的最佳工具」,李安森说。

由于音乐天分,初中他考入曼哈坦上东城的Manhattan East School For Arts and Academics,高中考上拉瓜地亚艺术高中 (Fiorello H. LaGuardia HS),在老师建议下双主修乐器及演唱。同学各有不同天赋,透过各种表演机会,互相学习、鼓励,分享梦想,他也更确认未来的目标。

李安森的多数歌曲都是亲身经历引发灵感,小学四年级的首次创作,写的是一个小男孩与家人去海边游玩的所见所闻。父亲说他偏好写浪漫情歌,「每次失恋都有一首好歌」。李安森回忆,自己的初恋是五年前在纽约上州的一次夏令营,女孩来自佛罗里达,两人互有好感,但最后因距离遥远而无法持续。为了纪念这段短暂恋情,他写了一首「不想让妳走」(Can't Let You Go),收录于个人首张专辑中。目前他最满意的作品,则是同张专辑中的「无法停止」(Can't Stop),因为「搞砸」了高中的一段恋情,他希望用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歉意。

能同时写下歌词、旋律及配器是李安森的天赋。每周写两首歌,目前已累积上千首作品。他喜欢在灵感较少的冬天录音,也藉此整理一年来的回忆。藉歌曲纪录自己的成长,每次演唱这些歌,他的脑海总会浮现许多画面。首张专辑选录五首歌,11月又出单曲,目前正筹画的第二张专辑,预计有七首歌,包含一首关于自己父母离异的故事,他认为是人生的考验,也抒发自己当时的愤怒。

高中时被唱片制作人相中,接受建议去洛杉矶读书,他进入加州州大长堤分校,但因出片不顺,转学回纽约。一路相挺的父亲支持他自行发片,他挑选较满意的作品,压了1000张CD。透过社群网站宣传,目前其脸书有6000多名歌迷,推特则有超过1万3000个跟随者,也因此接到许多演出邀约。去年夏天,父子轮流开车,纵横佛州、密苏里、阿肯色、伊利诺、密西根、德州、田纳西、乔治亚;冬天又去了加拿大多个城市。父亲发现,两人感情也因此特别融洽,算是意外的收穫。

父亲说,除了地区音乐会,多数演出是私人派对邀约。平均每周五场,每场演唱一小时,用三、四个小时与歌迷交流。演出酬劳不高,多靠销售CD、海报、T恤补贴旅行支出,重点是累积人气,预计今年暑假将有50多场演出。父亲观察,美国许多小镇的青少年,生活中只有学校的同学,但透过李安森的社群网站,大家变成朋友。在现场看到许多歌迷激动落泪,也是难得体验。

李安森七岁在课后班的吉他独奏会首次登台,只记得当时既紧张又害怕,好像还哭了。累积表演经验后,他确认自己属于舞台。他喜欢看到观众满足的表情,像是一种心灵交流,演出虽然密集,但每场都有不同的能量,让他乐此不疲。知道下一个目的地有一群人在等待自己,即便旅途中生病 ,也不曾取消演出。

李安森认为,看到世界各地歌迷因自己在网路串连,是种奇妙的感受。每天收到数千条留言,他尽力亲自回覆,但控制在一小时内。以课业为重,目前他的学校成绩GPA维持在3.9。每隔一两年与父亲回中国旅行、探亲,从承德、杭州到银川,父亲希望他见识中国的不同面貌。他能听、说中文,也能以中文演唱,虽然读写能力不足,他仍希望未来能为北京的爷爷、奶奶写一首中文歌。

父亲认为艺术领域成功率低,儿子不见得会成为大明星,但可在过程中丰富其人生经历。李安森说,虽然很多人不愿花钱下载歌曲,但他们会来看表演,也愿意买签名CD、海报,支持自己继续创作。他将音乐视为事业,「除了最钟爱的舞台,从制作到行销,音乐领域其实非常宽广」。

李安森网站为:www.sonicbids.com/ansonofficial。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