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不可怕 例行筛检是对策
肠癌是美国亚裔社区的第二大癌症杀手。外科医学博士、纽约皇后区医院(NYHQ)医生杜立同,专攻肠癌和胃癌,他表示肠癌并不可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他建议华裔民众在50岁以后要定期进行例行性筛检,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杜立同毕业于中国北京医科大学,曾在北京安贞医院任职六年,来美后在纽约医学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纽约下城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生,2007年加入NYHQ,现为全科及腹腔手术专科医生。
杜立同介绍,以前东方人远患肠癌的人数远远少于西方人,而如今东西方患病人数基本持平,且肠癌在华裔社区中越发常见,由于生活习惯等因素,男性病患数量稍多于女性。他平均每月接收四、五位华裔肠癌病患。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结肠癌是世界第四高发癌症,同时为第二大癌症杀手。医学界目前尚未找到引起肠癌的原因,但一些主要风险因素已被发现:基因遗传、结肠上的息肉、炎性肠病、家族病史、基因及年龄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肠癌的几率也随之增加,90%的肠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家族病史是患肠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杜医生介绍,肠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因此普通民众很难自己发现是否患上肠癌。美国肠胃科协会建议所有人进入50岁后,每五年做一次肠镜,有肠癌家族病史者,则应提早开始进行肠癌检查。通过肠镜,医生可以看到直肠上是否有息肉,早期发现后,将息肉切掉,便会防止癌细胞的产生。中期和晚期的肠癌症状表现为腹泻或便秘、大便带血、排泄习惯发生变化、经常性呕吐、腹胀、身体虚弱、全身消瘦等。
杜医生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华裔社区很多移民对癌症这一字眼感到非常紧张,好像在医学上被宣判了死刑,且很多人仍对肠癌手术保有过去的观念:手术后大便不能自已。杜立同解释,当今的医学水平已经提高,癌症仅是一种病,早期发现,很可能被治愈。现在的肠癌手术只需要两至三个小时,且术后留下的伤口很小,恢復也很快,多数情况下不会留下大便不能自已的问题。
针对移民社区关心的治疗费用问题,杜医生强调,肠镜检查及癌症的治疗费用通常包括在医疗保险里;无保险的病人,也千万不要因此拖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院及一些慈善机构会尽力帮助病人接受治疗,NYHQ每年都有几名病患免费获得手术治疗。
杜立同毕业于中国北京医科大学,曾在北京安贞医院任职六年,来美后在纽约医学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纽约下城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生,2007年加入NYHQ,现为全科及腹腔手术专科医生。
杜立同介绍,以前东方人远患肠癌的人数远远少于西方人,而如今东西方患病人数基本持平,且肠癌在华裔社区中越发常见,由于生活习惯等因素,男性病患数量稍多于女性。他平均每月接收四、五位华裔肠癌病患。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结肠癌是世界第四高发癌症,同时为第二大癌症杀手。医学界目前尚未找到引起肠癌的原因,但一些主要风险因素已被发现:基因遗传、结肠上的息肉、炎性肠病、家族病史、基因及年龄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肠癌的几率也随之增加,90%的肠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家族病史是患肠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杜医生介绍,肠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因此普通民众很难自己发现是否患上肠癌。美国肠胃科协会建议所有人进入50岁后,每五年做一次肠镜,有肠癌家族病史者,则应提早开始进行肠癌检查。通过肠镜,医生可以看到直肠上是否有息肉,早期发现后,将息肉切掉,便会防止癌细胞的产生。中期和晚期的肠癌症状表现为腹泻或便秘、大便带血、排泄习惯发生变化、经常性呕吐、腹胀、身体虚弱、全身消瘦等。
杜医生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华裔社区很多移民对癌症这一字眼感到非常紧张,好像在医学上被宣判了死刑,且很多人仍对肠癌手术保有过去的观念:手术后大便不能自已。杜立同解释,当今的医学水平已经提高,癌症仅是一种病,早期发现,很可能被治愈。现在的肠癌手术只需要两至三个小时,且术后留下的伤口很小,恢復也很快,多数情况下不会留下大便不能自已的问题。
针对移民社区关心的治疗费用问题,杜医生强调,肠镜检查及癌症的治疗费用通常包括在医疗保险里;无保险的病人,也千万不要因此拖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院及一些慈善机构会尽力帮助病人接受治疗,NYHQ每年都有几名病患免费获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