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投票!法务官员选举 华人不关心
纽约市8日进行2011年普选,因此次选举职位多为法院法官和检察官,选前又甚少竞选宣传,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可以用「超级少」来形容。有投票站一天下来竟然只有11人前往投票,有人戏言,这样的选举完全可以和明年的总统选举合併起来,省下纳税人的钱。多个选民权益组织强调,投票是公民义务,可以展现华裔选民的力量,不要因为是小选举就放弃投票权力。

在全市,选情唯一可以称得上「热闹」的属史泰登岛的理奇蒙郡检察官(District Attorney)选举,现任共和党检察官邓诺允(Dan Donovan)遭遇四年前老对手民主党Michael Ryan的挑战,在市主计长刘醇逸的陪同下,Ryan不仅早上就拜访当地老人中心,还与义工们拿着「出来争选票」(Get Out the Vote)的宣传单拉票。与此相比,布朗士检察官Robert Johnson和皇后区检察官布朗(Richard Brown)都是无对手竞选连任。

在华埠,多家投票站都人头稀少,隔很久才有一两位选民进入。与此相对的是,私密填票处(privacy booth)、扫描仪和填票机(BMD)等投票设备井然有序地摆放,工作人员地耐心等待。因新型填票系统是第四次使用,与设备有关的问题也较少出现。

平时被称为华埠票仓的孔子大厦,到下午4时才有135人投票,到晚间截止时也不到200人投票,该处平均每次投票选民数都在600位以上,到总统选举时更可以达到1300至1500人。今年实在是很淡。

在华埠130小学,截至下午2时,仅有70位选民光顾,该处协调员Michael Misko表示,该投票站往年有600至800位选民投票,在刘醇逸选主计长那年普选,创下1200人投票的纪录。他表示这次投票以老年选民为主,在明年总统选举时会多一些年轻的选民,他估计华埠年轻选民中有二至三成不常参加地区选举投票。在中央街100号的投票站,到下午4时30分,仅有九位投票者,晚间截止时投票人数为11人。

一位年轻选民朱David表示,17年来每次选举他都出来投票。自己祖父母从大陆移民来美,非常珍惜投票的权利,两位今年89岁的老人家也争取每次都投票,自己受影响,认为投票是表达声音的重要途径。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